“戴着眼镜 ,瘦瘦弱弱;但干事风风火火,沉稳干练”。一年多来,无论阴晴雨雪,风吹日晒,总有一个年轻的身影行走在方山乡庄岔湾村的田间地头,村头巷尾,乡亲们见了都会热情地上前打声招呼,唠上几句家常,这便是庄岔湾村党支部书记贾永宏最真实的写照,这也便成了村里大家最常见、最熟悉的场景。
方山乡庄岔湾村位于方山乡西南部约12公里处,面积10平方公里,属纯山区村,辖7个村民小组,213户932人。2013年建档立卡以来,贫困户123户535人,贫困发生率高达57.4%。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2020年2月6日,贾永宏开始担任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面对这个贫困发生率极高的村子,如何实现全村脱贫,如何带领这么多的贫困群众全部奔小康,是摆在他面前的大事,也是他今后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守正创新 狠抓党建促发展
2020年以来,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认真反思,细致剖析,始终把党员群众的学习教育和管理放在第一位,始终把“四抓两整治”和支部增星晋级作为支部建设的重要任务。开展“乡村支部共建、互帮互学互提升”活动,带领支部班子成员重温入党誓词,走访慰问老党员;“学党史、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等主题活动,坚持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通过党员大会、讲党课、主题党日活动等不同形式,召开了30余次党员大会,50多次支部委员会和无数次脱贫攻坚政策大宣讲活动,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移风易俗等实实在在的活动中提升了履职能力,营造了和谐乡风,推动了乡村振兴。
因地制宜 攻坚克难拔穷根
实干,是他开展工作的真实写照。“假如不是贾支书一心扑在村子里,我们村变化没这么快。”村子的群众纷纷说。
为激励庄岔湾村贫困户发展产业,今年,他带领党员干部带头种植万寿菊280亩,中药材200亩,早熟马铃薯120亩。新增养殖肉牛186头,肉鸡7260余只和肉山羊570余只。黄别湾组贫困户对养殖很感兴趣,他就因村因户施策,积极动员,现在已经发展到了16户,每户至少养殖肉牛4头以上。县政府给新盖的牛棚每平方米奖补100元的产业发展资金,农户的养殖兴趣更高了。2021年肉牛市场价每斤60元,每头牛至少能产肉350斤,按每头牛收入两万元,抛过本,每头牛可净赚一万多元。仅这一个自然村群众增加净收入就达30余万元,使贫困群众脱贫有了产业,实现了稳定脱贫。
退休老干部姜宗宝说:“自从来了贾书记,村里干群关系变得和谐了,帮我们村里争取到了很多产业,理清了发展思路,我们村里一天一个样!”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一次又一次地用脚步和汗水丈量着村里的每一寸土地,他不但走遍了村里的每一个沟沟坎坎,更深深地走进了每一个老百姓的心里。
真抓实干 把他乡当家乡
2019年前的庄岔湾村,农户住房多为土坯房,土地大片大片荒芜,垃圾随处可见。两年多来,在他的努力协调下,对全村核查出的30多户住房不安全农户进行了危房改造;新建自来水入户8户,延伸更换了自来水管道7000多米,真正实现了户户有安全住房,户户有安全饮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村里的二类低保户耿治昌老两口住在两孔窑洞里,窑洞年久失修,里面漆黑一片,他协调给统建了两间砖木房,亲自监督房屋建造质量,添置了新家具,现在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老两口十分感激,常念叨:“共产党好,村支部好,没有他们我也活不到今天,给我修了新房子,还置办了新家具,就跟自己的亲儿子一样”。庄岔湾组有精准扶贫户11户,其中张金昌、张平、张志德3户是最困难的贫困户,也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骨头。为了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他带领村“两委”班子多次走访调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为每户制定了脱贫办法和帮扶计划,现在张志德养殖黑山羊38只,还栽植了4亩万寿菊,就产业收入达17000多元,现在老两口勤劳致富的劲头更足了,脱贫奔小康的信心更强了。在他的带领下,对塬头到清水溪10.2公里的主干道进行了杂草清除,路肩整修,水沟维护,路边行道树进行了补植和修剪。拆除农户庄前屋后残垣断壁1800米,清理乱搭乱建,各类“三堆”垃圾20余吨,建立了卫生保洁长效机制,绿化、美化了人居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忠诚、干净、担当,是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标尺。在工作中,他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坦诚做人,真心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生活上,他坚持把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作为做人做事的基本操守,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在严以律己的同时,还坚持把廉政建设摆在支部班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位置,每季度为党员上一次廉政党课,增强支部班子防腐拒变的定力。利用身边模范,改变村民“等、靠、要”的思想,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使“贫困户变脱贫户,脱贫户变村干部”的正能量在庄岔湾村广为传播,如今,村委班子中有3名村干部都是从贫困户中来。
“他沉得下身子,耐得住寂寞,工作有思路,措施有创新,能够团结干部群众,肯干事,干成事,是非常优秀的一位干部”,庄岔湾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兰旭升如是说。把群众最需要、最关注、最想办的事,作为党组织的工作重点,尽心尽力,无论干什么工作、做什么事情,都想在前头、走在前头、干在前头。他说:“这些群众就是我的亲人,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就是我的责任!”简单的几句话,道出了扎根基层一线,真心为民服务的情怀。
在贾永宏带动和感染下,庄岔湾村党支部率先垂范,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制定的“鸡、牛、果、药”四大产业,把肉牛、肉羊养殖和万寿菊作为全村的主导产业,真正实现了“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农民富在产业链上”的目标。
内容时间:2021-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