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镇原县:产业扶持精准发力,多措并举尽锐出战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0-09  编辑:陈亚丰

为了进一步提升产业扶贫成效,加大产业扶贫奖补扶持力度,贯彻落实全省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精神,镇原县对全县下剩的18933户贫困户,根据户内劳动力实际情况,细分为“有劳力且有一定技术、有剩余劳力且可输转、有一定劳力在本地打零工、无劳力预备兜底”四种类型,进一步加大奖补扶持力度,细化奖补项目,分类指导,量身定制到户产业奖补政策,明确了帮扶具体路径,确保按期稳定脱贫。

一是详细制定全县产业到户扶持方式及标准。针对全县传统产业发展实际,结合近两年新兴产业,全县确定了畜禽养殖、设施瓜菜、万寿菊、中药材、黄花菜、林果等六大产业,出台了扶持标准。1、畜禽养殖:贫困户新增养殖5个羊单位及以上,即:贫困户新增基础母牛(毛驴等大家畜)1头,存栏量达到2头及以上;或新增基础母羊(湖羊、奶羊等)5只,存栏量达到10只及以上;或新增生猪4头,存栏量达到8头及以上;或新增肉蛋鸡(鹅等家禽)250只及以上;或养殖肉兔100只以上,给予5000元扶持。在圈舍设施、饲草料等具备基本养殖条件,并饲养良种畜禽的贫困户,再给予每户5000元奖补扶持。2、设施瓜菜:贫困户新建钢架大棚2座(占地面积320平方米以上),一次性奖补1万元,且保证正常生产经营3年以上。3、万寿菊:对种植的农户,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每亩给予200元左右种苗、保险扶持。4、中药材:对种植的农户,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每亩给予150-300元种子、种苗扶持。5、黄花菜:对新栽植的贫困户,每亩(单行长度每667米折算1亩)给予600元根苗费扶持。6、林果产业:对贫困户建矮化苹果园(每亩栽植189株,两年后成活率达到95%)每亩补助2000元,乔化苹果园(每亩栽植44株,两年后成活率达到95%)每亩补助400元。花椒、核桃、桃等栽植参照苹果栽植进行奖补。畜禽养殖、设施瓜菜、苹果产业到户奖补政策每户只能享受一项,所有项目每户累计奖补资金不超过1万元,享受补助的项目,必须稳固发展3年以上。

二是抓促“四类分类法”和“一户一策”对接落实。针对18933户下剩贫困户,镇原县部署开展了“走千村进万户抓落实”行动,逐村逐户分析研判,采取“四分法”进行了分类,确定有劳力且有一定技术的贫困户5164户21907人,占27.4%;有剩余劳力且可输转的贫困户3160户12433人,占16.76%;有一定劳力在本地打零工的贫困户5943户22057人,占31.52%;无劳力预备兜底的贫困户4585户11249人,占24.32%。对有劳力且有一定技术的贫困户,每户给予2万元奖补资金(1万元直接奖补到户,1万元入股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分红),实现产业增收脱贫;对有剩余劳力且可输转的贫困户,每户享受不超过2万元的技能培训和中介服务等奖补资金,实现就业脱贫;对有一定劳力在本地打零工的贫困户,优先安排公益性岗位或以2万元产业奖补资金入股龙头企业(合作社)分红,实现互助脱贫;对无劳力预备兜底的贫困户,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落实兜底政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一、二类低保户,通过公益性岗位就业增收或以1万元奖补资金入股分红增收脱贫。同时,紧盯产业培育和短板弥补,对“一户一策”方案落实及时动员、督促、验收,兑现产业奖补资金,千方百计弥补产业落实欠账,确保稳定脱贫。

三是多措并举提升产业合作带贫能力。县上出台更优惠的产业招商政策,加快天津静海产业园前期和已达成意向的杏鲍菇等龙头企业建设进度。把充分发挥合作社带贫作用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新建和规范提升并举,针对无能人领办的问题,实行村社合一,动员致富能人、第一书记、村干部和机关单位干部返乡领办,确保8月底前实现“331+”模式合作社乡镇全覆盖、贫困村种养合作社全覆盖、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全覆盖。针对资金短缺的问题,加大财政资金、帮扶资金、自筹资金投入力度,尽快对合作社农业设施产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登记颁证,全力破解抵押难、贷款难的问题;利用天津静海北方国际集团对口帮扶资金,通过“投羊还羔”,扶持建办10个1000只规模“331+”模式养殖合作社。针对带动作用不强的问题,联合中盛德华技术中心对合作社进行规划指导、人才培训,建设标准化养殖场、改造提升旧养殖场和旧庄老院育肥养殖3种模式的示范性合作社5个以上,带动提升中盛“扶贫车间”带贫能力。针对合作机制不优的问题,借鉴中盛带贫模式,引导贫困户以产业奖补资金入股,每年10%保底分红,按2:4:4比例3年内返还本金,带动支撑群众脱贫。

四是多点支撑健全产业发展保障体系。每个产业组建技术服务队,实行农技人员驻村“一对一”帮扶,对饲草种植、收购和晾晒加工厂建设实行分类补助,按每亩补助160元标准,每年扶持3个草业公司种植紫花苜蓿、饲草玉米等5万亩;按每个奖补2万元标准,扶持建设40个30亩以上饲草收购晾晒粗加工场;饲草公司每收购1吨饲草,按50元标准给予补助。完善乡村电商服务配送网络,开工建设西区物流园,加快实施16座果蔬保鲜库建设项目,不断健全产业营销体系。进一步扩大保险托底范围,加强疫病防控,严防产业风险。特别是针对村组两级干部队伍力量薄弱,县乡以上帮扶力量和村组工作落实“两张皮”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在已经选派199名县乡干部到行政村担任文书,先期选派30名优秀干部(含科级干部5人)到行政村担任党组织书记进行试点的基础上,加快制定村组干部领办合作社具体政策,扩大选派范围,发挥村级组织在助推脱贫、领办产业方面的带头引领作用。

五是多方筹资推动产业持续壮大。经过整合,目前全县可用扶贫资金2.2亿元,其中:中央、省级三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9831万元、深度贫困乡专项资金1000万元、市级财政扶贫资金4532万元、县本级财政增量安排扶贫资金3518.4万元、天津对口帮扶资金3000万元。按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内产业到户全覆盖计算,需资金6.7亿元,缺口4.5亿元;按未脱贫户年内产业到户全覆盖计算,需资金2.7亿元,缺口0.5亿元。对此,县上加大融资力度,专门成立了融资工作班子,全力衔接争取全省1000亿元特色产业发展工程专项贷款,指导10大类产业53家企业(合作社)编制完成了总投资45.445亿元的产业扶贫项目库,其中中盛农牧、欣堂药业、中天羊业、雨露阳光等重点龙头企业贷款需求9.8亿元。目前,通过农发行过桥贷款落实3.5亿元,通过甘肃银行企业自助贷落实1亿元。剩余融资项目待省金控集团担保政策明确后,对53家企业(合作社)逐户落实贷款资金,力争达到15亿元以上。

六是层层压紧压实脱贫责任。将全县分为四个片区,县上四大家主要领导每人包1个片区、抓1个产业,县级干部和乡镇部门负责人每人联1个合作社,开展“奖勤罚懒”创评活动,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对产业扶贫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建立预警督办机制,实现黄红蓝三色预警,及早防范解决。同时,成立了明查暗访督查组,随机抽查督导,按周通报问题,严肃问责问效,倒逼作风转变,确保产业扶贫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内容时间:2018-07-23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