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巴马县弄烈村党支书唐文发带领群众奔富路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7-23  编辑:崔月

 放弃日收入300多元的个体户,选择月收入只有190元的村主任(时任);自掏腰包,带领群众凿山开路;开出良方,促进群众增加收入……他,就是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弄烈村党支部书记唐文发,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倒贴支书”。

  自掏腰包 凿山开路

  弄烈村是典型的贫困大石山村,村民居住分散,村屯之间没有道路连接。戈旧、弄才两个屯是瑶族屯,因被悬崖阻隔,如果想去赶集,戈旧的村民要绕道走10公里,弄才的村民要翻下一个坡再爬上一个坳,来回一趟要耗掉一整天。

  “路不通、信息闭塞是导致我们贫穷的主要原因。当上村主任后,我就下定决心带领群众先修路,1年不通就2年、5年,一年接着一年干,每个屯至少要通上砂石路。”唐文发说。

  为了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唐文发多次前往县扶贫办、水电局、发改局等部门反映情况,申请项目。并召集党员,挨家挨户地给村民作思想动员。

  唐文发修路的想法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大家积极性高涨,踊跃投工投劳。“修戈旧这两公里路时,我们砍竹子从山谷里往上架天梯,攀到悬崖边上凿洞。有的地方甚至用绳子系在腰上,从山顶上悬挂下来,打一个炮眼放一炮,炸出一小块落脚的地方才得以施工。”回忆起修路的那段日子,虽然艰辛,但唐文发觉得更多的是自豪和感动。

  “当选村干部以来,家里前后贷款买了两辆柳微车,都给他跑烂了。”唐文发的妻子有些无奈地说道。

  历时5个月,投资18万元(唐文发自垫6000多元),群众投工投劳4000多个工日,路终于修通了,戈旧、弄才两个屯37户152人的出行难问题得到了解决。如今,很多外地老板开车到村里收山羊、土鸡等农产品,很多村民家里还购买了摩托车、电视机等。


内容时间:2017-08-0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