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德保:产业扶贫“造血”富民
作者:岑秀杯   发布时间:2016-04-27  编辑:骆敏婷

“打工只是暂时解决眼前的困难,只有发展产业才能长久有稳定的收入。”日前,德保县足荣镇特色产业合作社社长黄闯功对笔者如是说。多年外出打工的他,5年前毅然返乡加入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队伍中来,并组建成立了明阳特色农业产业合作社,成为合作社的负责人。在他的带动下,明阳合作社覆盖全县11个乡镇3000多农户。目前,黄闯功的特色农业产业合作社种植辣椒4000多亩,石参根、天冬、黄秋葵、地蚕等中草药200多亩,猫豆5000多亩,年产值达到3270万元,收入可观。

黄闯功只是德保县贫困户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实现增收的一个代表。

近年来,该县以整村推进为平台,大力开展产业化扶贫工作,围绕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不断深化贫困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因地制宜,整合投入,精准扶贫,着力培育区域内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民依靠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脱贫。

该县重点创新模式助推产业扶贫工程,积极引导、鼓励种植能人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集中连片发展,走规模化、产业化道路。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以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培育新型合作经营主体,发挥其技术上传、路子上引、资金上帮、先富带后富的作用,既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又带动贫困农户根据市场需要自主选择发展项目,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改变了以往“要我发展”变成“我要发展”的格局。

截至目前,该县特色产业扶持项目从原来的脐橙种植、林下养鸡、烤烟等3项,增加为种桑养蚕、辣椒、中草药、茂谷柑、大果山楂、农村旅游农家乐、黄牛养殖等10多个大项,成立了102个专业合作社,其中涉及种养业的65个,带动了6000多贫困户发展产业。实现了以产业精准扶贫带动群众增收脱贫,打开了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的新局面。  


内容时间:2016-04-27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