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自治县桑蚕织出“致富网” 产业发展有“丝”路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1-26  编辑:陈亚丰

近年来 ,我县坚持“三张叶子一株蕉”、“两黑一黄一清一白”的产业发展理念和格局,并将种桑养蚕这一“短、平、块”的产业列入富民增收产业全力推广,通过宣传营造、示范带动、强化培训、设施配套等措施,推进种桑养蚕产业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种桑养蚕产业。为找到一条技能发展地方经济、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又能保护环境、促进生态乡村建设的路子,我县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根据区域的气候、土壤等自然资源优势,根据“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因地制宜,把桑蚕生产作为隆林县主导产业来抓,并建设了种桑养蚕的示范基地。在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桑蚕生产的同时,专门设立小蚕供育中心,由县桑蚕办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为农民供应健康的小蚕,提高养蚕成功率。

汇聚各部门力量、大力发展桑蚕产业。我县注重整合各级涉农资金、深圳对口帮扶资金等投入,切实补齐资金缺乏的短板,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鼓励致富带头人到养殖点检查指导养殖技术,保证了技术指导到位;为积极鼓励和带动贫困户发展种桑养蚕产业,自治县人民政府组织桑蚕办、烟办、农业局、林业局等产业发展成员单位到村、到屯开展致富带头人、养殖大户等种养技术技能培训,做到技术的“传、帮、带”的作用,保障了生产的规范化。

引进龙头企业、规模化带动产业发展。2011年,引进蚕茧加工龙头企业—广西隆林嘉利茧丝绸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在我县轻工业园区建缫丝厂,第一期工程已建成5条缫丝生产线,年生产生丝180吨。该公司在我县加工生产的生丝均达到了5A级以上高品位丝等级,成品销售价格高于市场3至5万元/吨,蚕丝品牌效应明显。我县通过创建万亩桑蚕扶贫产业园引领示范带动贫困户发展种桑养蚕产业,促进贫困户致富增收;并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目前全县现有工商注册的种桑养蚕专业合作社9家。

转变经营模式,推动规模经营。充分利用农村闲置的田地进土地承租和流转,形成规模化产业示范园区,促进规模化经营、推动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全县投产桑园面积约2万亩中,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土地出租发展桑蚕产业的有10000亩。大力发展合作社组织,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主要以“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发展模式,提升产业辐射带动能力。

据悉,我县现有蚕茧加工龙头企业广西隆林县嘉利茧丝绸有限公司为代表,今年可加工鲜茧600多万斤,计划年产白厂丝500多吨,年计划消耗投产桑园8万亩以上;目前全县共累计发展桑园面积5.76万亩,涉及贫困户1470户,共覆盖全县16个乡(镇)80多个村150余个自然屯,其中贫困村81个,共有种养植户4000多户,种桑养蚕促农增收效果明显,桑蚕产业已成为我县农民脱贫致富的又一重要途径。

编辑:黄桦

内容时间:2020-12-14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