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龙州开创集中寄养殖扶贫新模式
作者:罗承品 黄勇军   发布时间:2015-10-29  编辑:李琳

10月23日,龙州县在彬桥乡安镇村举行产业扶贫集中寄养殖启动仪式。

龟鳖养殖是一个专业性强、风险高、收益期长的产业,由于龙州当地贫困村民普遍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许多人不敢轻易涉足。

龙州县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龙州县曾对彬桥乡俸村的龟鳖养殖进行扶持。当时送给俸村那新屯22户贫困户每户40只龟鳖种苗,但由于村民们缺乏龟鳖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许多村民的龟鳖种苗相继病死,损失惨重。为此,龙州县决定探索集中寄养殖扶贫模式,即通过“农户+基地(合作社)”的合股经营方式,由想养殖龟鳖但又无技术、无资金、无劳力、无场地建池的“四无”贫困户——如五保户、特困户、低保户、残疾户、留守老人(儿童)户、双女户、独生子女户等——将政府扶持给他们的龟鳖苗交给有技术、有资金、会经营(“二有一会”)的本地致富能手寄养(代养),在基地统一饲养,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农户只拿扶贫的龟鳖种苗作股份分红,无需再出一分钱,也不用投工投劳,所有的饲养、管理投入全部由收养方负责,风险和利润寄养户(农户)占20%,收养方占80%。这不仅弥补了贫困户缺乏龟鳖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的短板,又能够确保贫困户取得良好的收益。

李辉是龙州县小有名气的龟鳖养殖能手,他2006年开始研究龟鳖养殖,并尝试进行龟鳖繁殖。经过几年努力,如今李辉的龟鳖养殖场已发展成为拥有1000多只龟鳖,产值达100多万元的养殖场。

今年,李辉与当地致富能手梁志嘉共同投资200万元在当地兴建占地2600多平方米的龟鳖养殖示范基地。与此同时,当地村民们也成立了龙州县青山泉养殖专业合作社和龟鳖养殖协会。双方在当地政府引导下,开始开展龟鳖养殖的合作,李辉、梁志嘉成为集中寄养殖扶贫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这种扶贫模式既有效规避家庭养殖龟鳖的风险,又解放了劳动力。同时,还能让村民实现增收并学到龟鳖养殖专业技术,值得尝试。” 彬桥乡党委书记黄华基对这一新型扶贫模式充满期待。

当天,今年62岁的龙州县彬桥乡安镇村贫困户农福龙成为龙州县实施集中寄养殖扶贫的受益者之一。农福龙告诉记者,由于年纪比较大,他目前已无法种植甘蔗,收入微薄。参与寄养式养殖,龟鳖预计三年后可以出售,到时候入股的贫困户每年分得800—1000块钱的分红。 想到今后的生活又增添了一重保障,农福龙笑容满面。


内容时间:2012-10-29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