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那坡县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契机,以“兴边、富民、强国、睦邻”为宗旨,坚持民生优先原则,累计争取国家专项补助资金89330.7261万元,实施740个“兴边富民大会战”项目,有效改善了边境一线地区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地方发展后劲。该县始终坚持把改善边境地区基础设施条件作为重中之重,加大投入力度,集中解决贫困村屯行路难、用水难、用电难等问题。自2011年以来,总投资7819万元实施46个屯级道路建设项目;总投资17013万元实施52个建制村通水泥路项目,解决13141人行路难问题;总投资7344.16万元建设440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6.7378万人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总投资71163万元完成危房改造15814户,解决住房困难人口55349人。
强化民生保障工程,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该县注重在改善民生上做文章,加快完善教育、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总投资17817.6761万元补助边境一线居民14.3734万人次单;总投资3899万元实施5项学前教育扩容工程,总建筑面积达25472平方米;总投资2687万元实施16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新农合补助项目,成效良好;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建设,共立案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35起,罚没款10.06万元,保障了边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突出特色产业扶贫,拓宽边民增收渠道。该县以“兴边富民行动”为依托,大力扶持特色农业、旅游业及民族特色产业发展,变“输血”为“造血”,提升边民自我发展能力。“十二五”期间,该县完成植树造林总面积10.555万亩,其中完成人工造林总面积7.82万亩,石漠化封山育林面积2.735万亩;投资800万元实施边境乡镇和内防乡镇贫困村软枝油茶种植项目,为边民增收“加油”;完成“兴边富民”项目共4类7个项目,其中边境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项目2个,特色优势发展产业3个,新农村“万元村屯”建设项目1个,修缮和新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4个;投资1200多万元建成那坡县第一个红色旅游景点。其中,投入800多万元在上隆村那坡县委旧址打造那坡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投入400多万元在百南乡规良村百劳屯建设边关四星级乡村农家乐服务中心——哥铁山庄,引导边民参与旅游业拉动服务就业。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230元,比2010年翻两番。
推动沿边开发开放,加快转型跨越发展。 沿边开发开放是“兴边富民行动”的有力支点,更是那坡实现跨越发展的突破口。该县总投资1250万元完成3个边民互市点和农贸市场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其中,投资450万元完成百南边民互市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270万元完成弄平边境集市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50万元完成龙合乡农贸市场建设项目。随着边境集市贸易点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该县对外开放合作区域优势日益凸显,2015年全县边境贸易总额完成17.6亿元,增长384.07%,走出了一条开放发展的新路子。
内容时间:2016-03-2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