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从村副支书到蜂协会副会长 ——记西林县那佐苗族乡硐硝村养蜂能人马义东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6-25  编辑:曹亮亮

       六月仲夏,万物繁盛,走进西林县那佐苗族乡甘界村一座大山中,层峦叠翠,只见一箱箱标写有深圳罗湖区的蜂箱点缀在山谷中,错落有致,辛勤的小蜜蜂在蜂箱门口进进出出,忙碌不停。周边郁郁葱葱的丛林,野花星星点点,到处是蜜蜂的身影,嗡嗡嗡奏着快乐交响曲。

       这是西林县蜂协会副会长马义东的蜜蜂养殖示范基地。在深圳罗湖区的帮扶下,目前他养有400多箱蜜蜂。他身为西林县蜂协会副会长,除了自己养蜂外,还负责西林县那佐、西平两个乡的各个村屯的贫困户养蜂技术指导。

       马义东是一位命运多舛的农民。由原来的那佐乡硐硝村副支书转变成西林县蜂协会副会长,一步一个脚印,一步步迈着酸楚的步伐,才走到今天事业有成的日子。这凝聚着他坚强的毅力和不怕苦的一股韧性。

       硐硝村位于那佐苗族乡东南部,属于那佐苗族乡五个石山村之一,产业单一,脱贫任务重,群众家庭收入大部分以外出务工为主。为了生活马义东经过商下过海,在全村人眼里是个能干大事的人。2012年村两委班子换届,村里极力举荐马义东参加竞选。同年6月他被当选为垌硝村的副支书,成为垌硝村“两委”班子中的一员。

       为了能够带领全村群众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早日脱贫。马义东彻夜难眠,如何让广大群众走出一条“短平快”的产业路,成为他心头一块心病。马义东和村“两委”班子交流探讨后,他拿出8万元钱购买了85只黑山羊进行分散养殖,以自己为试点,如果养殖成功再推广给当地群众共同发展。然而因为当地是石山区,夏季气候潮湿,羊儿容易引发腿脚溃烂病,造成许多羊儿死亡。

       2012年底,正值全乡大力推广田七回家产业,马义东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他把剩余的羊儿全部卖掉,把资金投入到田七产业中。同时,他还向亲戚朋友筹借3万元发展50箱蜜蜂产业。一手抓田七产业,一手抓蜜蜂养殖。由于田七产业投入大、见效慢、管理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对于一个原本经济基础薄弱的家庭来说,难以承担这笔巨额的投资成本。马义东前后积累共投入了70余万,最后只拿回50余万,亏损15余万。马义东只好放弃田七产业。

       相对比之,50箱蜜蜂,每箱蜂可以打得10多斤蜂蜜,每年还有近3万元的收入。从此马义东一心一意养殖蜜蜂。他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请教养蜂大师。马义东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他痴情于养蜂事业。马义东先后拜云岭蜂业的王贵珗、到西林放养蜂的罗平师傅、西林大山蜂业技术专家韦庭秋等大师学习养蜂技术。他不仅参加县里举办的养蜂技术培训班,还跟随县领导到外地养蜂场考察学习,在短短几年中,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养蜂专业户。他从原来50箱蜜蜂发展到200箱蜜蜂。2016年,马义东注册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底获取了5万余元的收入。这让他看到了养蜂的曙光,对养蜂更加充满信心。

       然天有不侧风云,2018年1月,作为县级人大代表的马义东,在西林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期间突患急性胰腺炎,被送往百色市人民医院抢救,在医院昏迷11天的马义东终于从鬼门关醒了过来。为了能够尽快还清16万元的医院债务,同时将蜜蜂产业做大做强,能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摘帽。他于2018年9月辞去村副支书一职,专心养蜂。很多人对他的做法不解,当众人询问他为什么要辞职时,他总是面带微笑地说“迫于生活压力,但我相信到哪里都一样能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马义东辞职回到家,一心一意主攻蜜蜂产业。他深知,在高海拔石山区,冬天气候特冷,蜜蜂会被冻死。于是,他把家里养的4头大猪全部宰杀完,带领妻子罗志玉把所有蜂箱,从硐硝村搬迁到海拔较低的甘界村一个山坡上放养。夫妻俩吃住在山上,精心养殖蜜蜂。

       帮扶西林的深圳罗湖区挂职干部陈文志同志,正好在硐硝村驻村,他大力帮助马义东养殖蜜蜂。经陈文志牵线搭桥,马义东获得了罗湖区对口帮扶的20万资金,建立一个现代蜜蜂养殖示范基地,带领当地贫困群众发展蜜蜂产业促脱贫。2018年10月,西林县蜂协会成立,马义东被评选为蜂协会副会长,负责周边乡镇村屯贫困户养蜂技术指导。他每个季度下到蜂农家进行技术实地培训,面对面解决养蜂遇到的疑难杂症。

       当大家问及马义东养蜂收入时,马义东说:“今年上半年不取蜂蜜,主要以繁殖为主,6月底我要发250箱蜜蜂给贫困户,等下半年才开始打糖取蜜。”下一步,他计划在本乡每个村屯建立一个养蜂场,带领全村群众一起发展甜蜜事业奔小康。


内容时间:2019-06-25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