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群山,横亘厚重的昨日;神秘仡佬,见证激越的今朝;奔流江水,映照美好的未来。
秋日黔北,“减贫摘帽”攻坚战的“战火”弥漫道真城乡。踏遍道真的城镇村寨,穿行道真的青山翠谷,人们对这场全新扶贫攻坚战的热议不绝于耳,35万各族人民群众心连心、手牵手、实打实,用百倍的激情与干劲投身脱贫致富的伟大实践,用智慧、汗水驱赶贫困,创造富裕、幸福和美好的明天。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记者走进道真绿野乡村,聆听仡乡儿女奋力脱贫迈步小康的律动与追寻,感受精准扶贫工作的创新与创造,收获贫困山村嬗变的惊喜。所到之处,处处呈现出你追我赶的局面,一条条水泥路通到农户家门口,一股股清泉淌进百姓家中,一幢幢破旧危房变成特色新居,一片片产业悄然而兴,一个个美丽新村在仡山深处崭露头角……扶贫攻坚战已在黔北高原开花结果,贫困群众绽放出幸福的笑颜。
摆脱贫困:立愚公志 打攻坚战
道真,地处黔渝之交,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全省经济发展困难县。怀揣希望,全县人民接力前行,致力于告别贫困,与富裕牵手,“八七”扶贫攻坚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率全县上下大力发扬“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精神,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精准发力、久久为功,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部分农民告别贫困、迈向致富之路,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全县经济社会步入加速发展快车道。
然而,无奈自然条件、历史因素等影响,道真告别贫困之路依然漫长,时至2014年底,全县仍有48个贫困村、15980户、5.02万人被挡在脱贫线内,群众出行难、喝水难、用电难、住房难、增收难等问题仍然突出,贫穷的帽子亟待摘掉,扶贫攻坚任重道远。
摆脱贫困、奔向小康,让全县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
在“减贫摘帽”、全面小康的决战时期,道真要奋力作为,争先创优。
2014年12月28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减贫摘帽”誓师大会,向全县人民发出了推进精准扶贫、圆梦小康的“总动员令”。
全县各级干部要把扶贫攻坚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立赶超之志,鼓奋进之气,创富民之业,坚定信心决心,狠抓执行落实,确保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领导关怀:凝聚力量 合力攻坚
2015年,道真决战决胜“减贫摘帽”,省委市委高度重视,省市领导十分关心,各级部门真情帮助。
省委明确,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晓光挂帮道真,茅台集团结对帮扶道真。
2015年7月24、25日,时任省委书记赵克志在道真调研,高度肯定了道真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他对新时期扶贫攻坚提出要求,要牢牢把握扶贫攻坚目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锻造坚强有力基层党组织队伍,加快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今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晓光多次亲临扶贫挂帮点忠信镇,进村入户与群众拉家常、话增收,和基层干部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促膝交谈,倾听基层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共商道真精准扶贫的思路与对策。
在2月7日的调研中,他强调,要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时不我待地实施精准扶贫,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在“同步小康”宏伟目标中掉队,努力实现百姓富、产业强、生态美。
5月5日,王晓光再次莅临道真调研精准扶贫。他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要求,以“弱鸟先飞”意识、“滴水穿石”精神精心实施“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弯道取直、决战决胜,加快建成一个不含水分、实实在在、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
6月8日,王晓光、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到道真调研扶贫开发工作,并召开结对帮扶座谈会。茅台集团表示,将牢牢把握各自所能、所需,主动作为、精准对接,以马上就办的作风、扎实有力的举措助推道真加快摆脱贫困,奋力追赶全省小康建设步伐。
省市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带着深情厚谊,多次深入道真,进村入户,了解情况,分析制约发展原因,理情发展思路。同时,出台差别化政策,从项目、资金上积极支持道真“减贫摘帽”。
领导的热情关心、部门的大力支持、社会的真情帮助,为道真精准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全县上下获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精心布局:深入调研 全盘谋划
摆脱贫困,是道真坚定不移的信念。道真的发展路在何方?“减贫摘帽”、全面小康该从何处着手?
实践出真知。调查研究,脚踏实地,听民声,访民意,方能找准最佳路径,寻到突破口,创造最佳成效。
县领导走遍山山水水,深入农家田舍,探实情,觅良方。
县委书记刘东明走遍全县14个乡镇,多次深入城区园区、重大项目基地,了解城镇建设、工业经济、产业发展、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听取干部群众对推进扶贫攻坚的意见和建议。
县长向承强连续一月常驻工业园区,现场办公,排忧解难;深入乡镇,深入村寨,深入基地,深入项目,一线听民意摸实情,一线解民忧作决策……
县人大、县政协主要领导纷纷深入基层调研,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问计献策。
四家班子领导根据分工,率相关部门从工业经济、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精准扶贫、旅游发展、文明创建、城镇建设等方面,开展针对性调查研究,积极想办法、出点子。
2015年1月16至17日,县委召开务虚会,组织全县领导干部和社会各界代表围绕“高速公路将通、我们怎么干”和“新常态下、我们怎么干”主题,展开深入讨论,进一步分析形势、审视县情,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集思广益、谋划未来。
把握大局,思路构建明晰;勇于担当,方略成竹在胸。
县委、县政府相继召开“减贫摘帽”誓师大会、县委农村工作暨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县委常委(扩大)会议,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应运而生。
以“减贫摘帽”、同步小康为目标,全县上下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突出对象精准、目标精准、原因精准、措施精准、责任精准,重点抓好扶贫先扶志、产业扶贫、基础扶贫、全社会扶贫、党建扶贫,实现基础建设、助农增收、就业保障、发展能力、人民福祉、扶贫机制等突破,彻底消除“绝对贫困”,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群众收入。
总体目标具体明了,咬定扶贫,贴近民生,鼓舞人心。
决战决胜“减贫摘帽”,到2015年底,初步形成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社会保障全面覆盖,乡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增收技能的格局。
减少贫困人口2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下降6.6个百分点以上;实现县级和河口乡、桃源乡、平模镇3个乡(镇)全面“减贫摘帽”。
谋大势,成大业。道真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突破突围、跨越发展,坚持用途不变、渠道不乱、整合资源、集中投入,加快推进“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计划,推动贫困群众限期脱贫、精准脱贫。
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帮助贫困群众“换穷业”“增富路”。
移民搬迁安置一批,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改环境”。
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帮助“两无”人口“脱穷困”“享公平”。
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帮助贫困群众“战穷魔”“抑返贫”。
肩负历史使命,勇担发展重任。全县上下正以高昂的斗志、务实的精神,开启精准扶贫的新征途,探索共同致富的新实践,描绘幸福美好新明天。
内容时间:2016-03-24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