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罗应和代表:易地扶贫搬迁带来幸福生活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7-20  编辑:崔月

“风来风扫地,月来月点灯。”这句话描绘的正是贵州惠水县村民在易地扶贫搬迁之前的生活居住情况。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惠水县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罗应和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说,过去他的家在深山里,距离最近的一条公路有两公里路程。家里人每天要去山上的一口井中取水,小灵通信号时有时无。而且,他的家处在滚石灾害地带上,非常危险。他说:“小时候睡觉的时候经常能听到石头滚下来的声音。” 

让罗应和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孩子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每天天不亮,孩子就要起床,饿着肚子走一个多小时去上学,放学后又要立刻往家赶。一路上,孩子们只能用手电筒和打火机照明。

面对这样的情况,贵州省将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13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优先搬迁,对贫困发生率在50%以上的、50户以下的自然村寨非贫困人口与贫困人口同步搬迁。

2016年7月,罗应和一家和搬迁群众一起搬进了惠水县经济开发区新民社区里家具齐全的新居。罗应和发现,在搬到新家后,村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状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告诉记者,现在社区内有1756户人。1-2人的家庭住宅面积为40平方米,每增加一人,面积增加20平方米;平均每个家庭有1.5人在开发区的企业工作,月收入保持在2000-4000元,有的家庭存款已经达到8万元;社区内已经有了126辆私家车。他笑着说:“我现在头疼的是找不到地方停车。”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整个社区不再像原来的山村那样只有留守老人和儿童,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纷纷回到了家乡,到处生机勃勃的景象。现在,住房问题、孩子上学问题、工作问题都已经不再让罗应和发愁。他现在的最大希望是能有更多大企业入驻惠水县开发区,拓宽居民的就业渠道。


内容时间:2018-03-09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