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扶贫讲堂,帮转变脱贫思想。探索建立“10+N”扶贫讲堂模式,即建成10个固定扶贫讲堂和N个流动扶贫讲堂,依托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大会、村民小组会议等学习议事场合,通过扶贫干部讲政策、群众分享自身创业路和致富经,营造比学赶超、奋力脱贫的良好氛围,转变脱贫思想。
建合作机制,帮谋划产业发展。大力培育、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贫困户整合分散土地、扶贫资金入股或加入合作社,推广“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充分发挥上连龙头下连农户的作用,优化扶贫产业选择,有效解决品种、技术、管理、销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强化合作社利益联结,规范利润分红,保障贫困户社员权益。
建培训中心,帮提升技能素质。成立全镇乡村旅游扶贫培训基地、桑蚕技术培训学校,培养一批专业师资队伍和“田秀才”“土专家”,对每位尚未脱贫建档立卡胡建立培训档案,结合贫困户需求、意愿和发展实际,分类设置课程和培训标准,分产业、分层次、分岗位开展乡村旅游管理、乡村旅游服务技能、种桑养蚕技能等培训。
建美丽乡村,帮培育内生动力。结合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部署,从道路硬化、改厕改圈、污水处理等入手进行环境整治,实现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生态环境清新优美,坚持追求“颜值”和“内涵”并举,加强滥办酒席、赌风泛滥等乡村陋习整治行动,弘扬崇德向善、守望相助、勤奋好学的乡风文明,不断提升乡村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培育脱贫内生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内容时间:2018-07-04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