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聚焦“第一民生工程”,强化攻坚意识。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任务、经济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围绕“扶贫四问”、“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等工作要求,建立完善了脱贫攻坚1+10+9+5配套方案,制定了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作战图、任务书和时间表,层层签订“军令状”,并积极发动贫困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为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脱贫奔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做好建档立卡,落实责任包保,推进精准扶贫。坚持“精准施策、精准推进、精准落地”工作要求,打好脱贫攻坚“起步仗”。一是积极开展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清除四有人员10420人,建档率100%。二是深入开展定点帮扶。落实“县级领导包乡、县级部门包村、各级干部职工包户”制度,逐户逐人摸底,找准问题根源,研究脱贫办法,探索致富路子,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第一仗”,排查保障性住房存量房3111套,其中,城关2086套。编制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规划6个,规划面积341亩。2016年共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012户4266人,其中第一批864户3666人、第二批148户600人。
三是打造大产业平台,提升扶贫自身活力。围绕“两茶一药一蔬一游”产业,构建“一户一业、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产业发展新格局,实现县有产业园区、乡有产业基地。大力推行“互联网+乡村”、“锄禾大叔”、“创客”等电商模式,打通特色产品销售新路径。着力打造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加快黎平八舟河养生养老基地、茶旅一体化茶博园等大健康产业项目建设。蒲洞村在脱贫攻坚示范村创建中脱颖而出,八舟村在全面小康示范村创建中走在前列,一批传统村落新农村建设正在加快。
四是强化融资建设,提高治贫保障能力。成立黎平县扶贫开发投资公司,明确县城开公司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融资平台,预算安排5000万元作为扶贫产业发展基金,用足用好扶贫金融政策,提高扶贫项目融资能力,为扶贫工程顺利推进提供资金保障。
内容时间:2016-05-19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