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碧江:“校农结合”探新路 “齐心协力”助脱贫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2-09  编辑:陈亚丰

近年来,碧江区将贫困户“菜园子”直通学生“菜盘子”,构建“学校+企业+基地+农户(贫困户)”的“校农结合”运行模式,实行“订单”供应,实现校农双赢,助推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

在碧江区和平乡和平社区蔬菜种植基地,记者看到基地务工的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新鲜蔬菜,并进行打包装袋,准备发往配送公司进行质量安全检测。检测合格的蔬菜将按各学校的需求量进行分拣,然后统一运往学校食堂。

和平中学校长杨波告诉记者:“‘校农结合’‘订单’供应这种模式能够更好追溯食品来源,学生的食品安全得到了保障。”

碧江区和平乡和平社区蔬菜种植基地规模达600亩,全年种植蔬菜种类20余种。自实施“校农结合”计划以来,该基地为碧江区所有农村中小学的营养午餐项目供应新鲜蔬菜,年运送量达到420吨。

铜仁市锦江绿色蔬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文俊说:“通过校农结合这种订单模式,我们能让更多贫困户参与到蔬菜种植上来。”现在,村民们不仅每年可获得土地流转金,还能按月领取工资,收入稳定且多样化。

“以前我们自种自卖,现在不愁销路了,公司负责拉去卖。”碧江区和平乡和平村村民杨元珍说。


内容时间:2019-12-16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