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贵州习水县千年古茶树变“摇钱树”助农民脱贫增收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7-16  编辑:崔月

在贵州省西北部乌蒙山深处,座落着革命老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习水。这里生长着23万棵古茶树,如今,这些沉寂千年的古茶树走出大山,将当地人民脱贫奋斗故事带给世界。6月12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习水古茶树》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习水古茶树》是一部摄影作品集。习水籍作家谭智勇秉组织摄影人用了近三个月的时间,走遍了习水的大山深处,拍摄了近万张照片,选编完成了这部习水脱贫攻坚战中的文化成果。

谭智勇在书中序言中写道:“每来到一棵古茶树前,我们的心灵都受到一次纯净的洗礼。只有拥抱着一棵棵百年、千年的古茶树,我们才知道什么叫历史,什么叫坚守,什么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正是习水先民用智慧、汗水和生命留下的漫山遍野的古茶树,成就了习水的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据初步统计,习水现有古茶树23万棵,其中树龄在500年以上的有1000余棵,树龄1000年以上的有200多棵。这些古茶树,正在通过人民出版社的推荐走出大山。

来自习水县桑木镇大山村的党支部书记吕茂才难掩激动的心情,他告诉记者说:“《习水古茶树》帮助我们趟出了一条脱贫增收的路径,我代表家乡的父老乡亲感谢作者谭智勇先生和人民出版社!我们要留住习水青山,让古茶树变成帮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吕茂才预计,古茶树产业将会让100余户农户受益,30%的农户获得增收。

在新书出版座谈会上,四十年来多次到访习水、重走长征路的著名记者,原经济日报常务副总编罗开富深情地说,每一次到习水,都感受到那里的人民不断奋斗的精神,目睹了习水城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习水这块红色而传奇的土地,正在创造脱贫攻坚的奇迹,习水古茶树的保护,开发就是最好证明。

刚从习水采风归来的我国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在座谈会上从脱贫攻坚讲到了责任。他说,习水县委县政府非常有担当和责任,带领全县75万人民今年要实现脱贫,这是了不起的功绩;习水的人民有着强烈的绿色责任,几百年、上千年保护着上万棵古茶树,守护赤水河边的绿色宝库。

当天,人民出版社还向习水县100个基层党支部赠送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著作。中共习水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苟明利对记者说:“今天赠送的不仅仅是书,更是决战思想贫困的方法和路径,只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到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才能团结带领人民走出一条苦干实干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内容时间:2018-06-12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