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织金:“四个留下”赋能乡村振兴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1-16  编辑:曹亮亮

近年来,织金县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以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留下一批活力强劲的合作社、留下一份殷实厚重的村集体资产、留下一套高效管用的乡村治理体系“四个留下”为抓手,不断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选育管用,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织金县坚持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紧紧抓住村党支部这一牛鼻子,深化实施“领头雁工程”,全面优化提升村干部队伍。突出政治标准,建立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村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动态数据库,明确乡镇班子成员、第一书记、村党组织书记结对帮带,有针对性地把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到乡村两级和合作社跟岗锻炼,构建“优秀人才—村后备干部—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培养链条。聚焦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围绕村干部队伍学历、年龄“一升一降”要求,按照“五个一批”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不断加大村干部培训力度,增强带头致富能力,实行差别化考核,完善村干部“能上能下”机制。通过畅通晋升渠道、加强人文关怀等措施,强化对村干部的关心关爱,着力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目前,全县村党组织书记学历高中及以上占比达92.64%,其中大专以上占比48.8%,年龄35周岁及以下占比45.55%。

精准施策,留下一批活力强劲的合作社。织金县按照“党建引领、深化改革、组织起来、共同富裕”的原则,聚焦产业发展“八要素”,立足资源优势,优化服务保障,全面推动党组织领办集体合作社。通过实行“三级联动”抓领办,促使县、乡、村三级合力推动;建立“三个机制”促管理,通过联席会议协调机制、定期调度推进机制、挂牌督考奖惩机制不断推动合作社运行;紧盯“三大市场”稳收益,通过巩固扩大县内市场、积极开拓县外市场、大力推进线上市场,为党组织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建立立体化的销售网络,有效促进合作社增收。目前,全县578个村党组织均领办了集体合作社,并建立了33个乡镇(街道)联合社。集中力量打造市级精品社2个、县级示范社16个,涌现出熊家场镇白马村“岺南白马”纯手工蚕丝被、猫场镇川硐村“川硐贵长”猕猴桃等特色品牌。

强化“三量”,留下一份殷实厚重的村集体资产。织金县以政策倾斜、优化组织方式等为抓手,坚持盘活存量、做大增量、提升质量,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盘活“三类资产”厚培存量,盘活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不断推动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坚持“三个一律”做大增量,推行惠民政策一律向合作社倾斜、资金一律向合作社集中、项目一律由合作社实施,促进村集体合作社健康持续地发展;探索“三个模式”提升质量,探索“联社+分社”运作模式、“强村+弱村”发展模式、探索“企业+村社”合作模式,进一步增强村集体合作社抗风险能力,提升整体领办质量。2021年以来,累计申报贵州省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2500万元,向集体合作社倾斜实施涉农项目380余个,涉及资金9000余万元。村党组织领办的集体合作社按照全县种植业“5311”和生态畜牧业“3311”发展规划,实体化运营,累计种植皂角52.07万亩、南瓜蔬菜267.76万亩、竹荪食用菌10.38万亩、药用银杏3万亩,村集体经济持续增长。目前,全县村集体经济积累达2.23亿元。

“五治融合”,留下一套高效管用的乡村治理体系。?织金县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领导作用,探索“政治、自治、德治、法治、智治”有机融合,开启乡村治理新篇章。强化乡村“政治”,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采取“文艺下乡”“院坝会”等方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感;实行村民“自治”,推行“党建+积分”和“党小组+网格+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完善村规民约,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树立勤俭节约的文明新风;深化乡村“德治”,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等载体,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忆苦思甜”等专题活动,发挥基层德治“软治理”作用;推进乡村“法治”,把法治建设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保障,将基层党建、社会管理、乡村整治、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征地拆迁、信访维稳、平安建设、禁毒禁赌等“大数据”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精准化管理,切实引导村民依法自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发挥法律法规的惩戒和震慑作用,引导群众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发展乡村“智治”,积极推进“互联网+”工作方式,依托县民生在线网站、“雪亮工程”、织金发布、网络监督平台等资源,构建智慧治理平台,发挥多元联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内容时间:2021-12-3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