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阜城县大白乡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突出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了区域经济社会大发展。
稳步调整农业结构。为了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今年以来,该乡实施了新一轮农业提升工程,将重点放在推进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上,以产业促扶贫、以品牌创收益。他们以“美白伊人”大豆和“白雪香梨”两个国家级商标品牌为引领,全力打造万亩大豆及千亩密植梨种植基地,走好品牌带动农业发展新路径。该乡着力建设“特色产业+科研院所”培训机制,多次邀请专家进行现场种植培训,采取干部带头、大户示范、划片指导等多种举措,采用“大户带动”“户户联动”“整村推进”的种植模式,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制度化生产经营。目前,该乡大豆种植基地覆盖全乡33个行政村,种植面积6000亩,亩产250公斤。同时,他们在沿阜霞公路两侧,重点在东都庄村、双庙杨庄村等村种植经济林1000余亩,打造了长5公里宽100米的经济林带。目前,该乡香梨种植面积已达500亩,平均亩产2000公斤,形成了“村从林中建、人在林中行”的园林村庄景象。
深入推进扶贫工作。为了更好更快解决扶贫领域的问题,该乡坚持对症下药、精准施策。针对产业单一问题,该乡积极构建“8+6”产业体系,产业覆盖率屡创新高。针对就业需求问题,该乡构建扶贫村企对接体系,开展“村企帮扶联盟”活动,定向帮扶,安置贫困村劳动力137人。针对分户老人问题,构建道德支持体系,在全乡开展孝星评选活动,宣传典型,表彰先进,解决33个分户老人问题。针对内生动力不足问题,构建典型引导体系,依托“大了”调解团和“向阳花”服务队宣传史集、王良庄和脱贫攻坚林建设等勤劳致富典型,带动周边3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针对工作队帮扶不力问题,构建农户评价体系,全乡拉网式排查,对查出的危房全部进行修缮维护或重建。目前已完成改造140余户,实现安全住房“零问题”。
农村建设不断加强。为了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该乡继续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弘扬国粹京剧文化,纪念京剧大师荀慧生,该乡持续推进荀韵小镇谷庄村建设项目。项目包括荀慧生故居、京剧文化雕塑等砖木仿清古建筑群,规划占地1284.71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主体建筑面积880平方米。该乡还筹备举办“荀韵京剧艺术交流节”,打造荀韵小镇特色文化产业,抓住文化旅游开发这条主线,统筹规划、整体布局、分步实施,通过发掘文化资源、繁荣文化产业,带动旅游、商贸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农村交通设施,该乡多措并举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打造畅、安、舒、美的道路运行环境,两年来累计完成了19条31.7公里的农村道路硬化,形成了“5纵4横46连接”的路网格局,方便了群众出行。
内容时间:2018-12-2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