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双铎是饶阳县贫困村北官庄村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他始终坚持学科技、用科技,苦钻研、深探索,并把自己掌握的种植技术无偿地传授给乡亲们,带领村民闯出了一条靠种植设施葡萄脱贫致富的道路。
探索,敢当乡亲脱贫“领头雁”
纪双铎从小就善于琢磨,善于研究,又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十几年来在种植方面特别是在设施葡萄种植管理上进行了不懈的追求和探索。多年的种植经验告诉纪双铎,北方干旱和春寒影响作物早期生长,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就能提高产量。于是他萌生了一个胆大的设想,将陆地葡萄改为搭建温室种植反季节葡萄。当时温室葡萄栽培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他就从新华书店买来《葡萄丰产栽培技术》反复啃读,参观借鉴。温室适合种植早熟品种,种的品种对某些药物敏感,造成满棚室果子全部裂开。面对挫折他不气馁。通过实验认识到把握好光照、温度、通风换气,尽量满足生长条件。覆盖温室的草毡子每次卷起来,都会掉一层草屑和尘土,他就自己做了一个专用墩布,每天擦拭,对增进光照、促使早熟、提高产量确有一处。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又采取了在草毡子底下加盖无纺布、塑料布的措施,取得良好效果。首创给温室加套二层膜,先采取了晚间生火增温的措施。研发了全地窗结构温室。葡萄提前上市,7分地获得3500公斤产量,在设施葡萄领域声名大震被世界称为“葡萄大王”。
服务,堪称农民致富“引路人”
乡亲们看到他取得了成功,纷纷登门求教,竞相效仿。纪双铎深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对于乡亲们的求教,他有求必应、毫无保留,把掌握的技术手把手地传授给乡亲们。2013年,北官庄村被列为扶贫开发重点村,他考虑到本村一共650户2480人,其中还有205户1538.人,还挣扎在贫困线上,于是他发动大家加入种植设施葡萄产业中来,以此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对于登门求教的种植户,总是耐心细致的讲解诀窍,毫不保留地传授经验。几年时间北官庄村发展棚室葡萄300多亩,带动群众增收600多万元。对周边贫困村也不例外,北马村支书动员全村发展温室葡萄,邀请纪双铎担任技术员,北马村设施葡萄产业迅速由冷转热,掀起了温室建设的高潮,在纪双铎的指导下北马村新建大棚达到360个,温室达到100多个。因为他声望高,信誉好,外面客户纷纷前来求他收购葡萄,每年,纪双铎都要拿出两个月,为种植户推销葡萄,年销量达到60万公斤,有效的解决了种植户的销售难题。
进取,争做产业发展“排头兵”
多年的摸爬滚打让纪双铎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被河北省林业局授予“河北省林果技术能手”称号,并受邀参加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江苏沛县、河南濮阳、山东聊城、烟台以及寿光七彩庄园等单位,竞相高新聘请他前去担任技术员,山东济宁甚至开出了年薪20万的条件。纪双铎觉得家乡养育了自己,自己在这片沃土上挥洒了无尽的清楚和汗水,现在正是回报家乡,回报乡亲,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时候,怎么能走呢。他决意留下来,继续发展家乡的葡萄产业,他担任了饶阳葡萄生产合作社长,吸收了本村及周边100多户种植大户参加。他决心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和合作社的带动作用,为种植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带领大家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
去年,新饶农业科技公司又聘请了纪双铎担任技术总监,给他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经纪双铎联系,新饶公司与昌黎李绍星葡萄育种研究所合作,在新饶公司农业园区设立了“李绍星葡萄新品种种植推广基地”,为设施葡萄种植户,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通过人才带领和科学种植,新饶公司乃至饶阳设施葡萄产业正在朝着高产、绿色、无公害方向发展。小小葡萄,不仅成就了纪双铎的技术舞台,更成为了饶阳县贫困群众勤劳致富,步入小康社会的大舞台。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