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基层行】河北尚义县十三号村的脱贫致富路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4-17  编辑:陈亚丰

    央广网张家口12月22日消息(记者孟晓光 张家口台记者田子)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尚义县南壕堑镇十三号村因地制宜,建窑洞宾馆、做现代农业,村民从庄稼汉到“三金”农民,走出了一条人人羡慕的脱贫路。

  冬至时节,河北省尚义县南壕堑镇十三号村党支部书记姜万河正和村民张艾商量冬季防火工作。59岁的张艾孤身一人在外漂泊30多年,4年前回到村里把三间旧房作为股份入了村里的宅基地合作社,住进村里集中安置的新房,除了每年拿分红,他还在村里打好几份工。

  张艾:防火大概是千数来块钱,烧烤夏天每个月三千块钱,我媳妇儿在饭馆打工挣七八千,弄好了一年下来能挣三万来块钱。

  十三号村紧靠草原天路西线,距尚义县城仅7公里,4个自然村共229户478人。走进十三号村,整齐的道边杨树,雅致的太阳能路灯,宽敞的水泥道路,青砖红窗、造型别致的窑洞,犹如一幅山水画。然而,过去的十三号村,四面环山、土地贫瘠,村民饿肚子、没学上、缺医少药,只能外出谋生。近几年,草原天路自驾游越来越火,先后多次到内蒙古、山西等地学习考察后,2015年村里最终决定组建全市首家农宅合作社,村民以地入社、按宅占股、以股分红。当年就有38户村民加入宅基地合作社,建成53孔窑洞宾馆。

  村党支部书记姜万河:建立窑洞宾馆以后是产权归他,一个院给他三间窑洞,然后每年的利润给他们分红,前三年就分了5500元(每户)。

  2018年,十三号村又建了90多孔窑洞宾馆,预计实现旅游收入80多万元。还建起了现代农业园和药材种植基地,村民按一亩地100元的价格收租金,而且还能到园区打工,拿起了工资。

  变“死资源”为“活资产”,如今,十三号村民变成拿股金、分租金、挣薪金的“三金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5000元。

内容时间:2018-12-22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