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尚义县立足驻村帮扶工作实际,创新思路、强化举措,选硬人、建机制、严管理,灵活采用“加减乘除”等综合办法,营造良好环境,有效激发驻村工作队的主动性,提升精准帮扶工作质量,为年内完成高质量脱贫摘帽提供了强大推动力。
一是责任优化做“减”法,让帮扶目标更明确。村情不同,短板弱项不同,帮扶侧重点也应不同。尚义县坚持因村明责、因需派人,将驻村帮扶10项职责,精减优化为每队的3至5项攻坚重点,变平面推为集中攻。将党委部门工作队派驻到16个组织软弱涣散村,经济部门工作队派驻到82个产业薄弱村,建设部门工作队派驻到54个基础设施落后村,群众部门工作队派驻到20个矛盾突出村,并根据帮扶进展及时进行队伍和人员调整优化,增强帮扶针对性,取得了明显效果。全县扶贫产业实现了贫困人口全覆盖,36个集体经济“空白”村收入达到了5万元以上;172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硬化、美化、亮化;村“两委”干部大专以上学历比例提高5.3%,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达到77%,村书记平均年龄降低1.5岁,村级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二是能力提升做“加”法,让帮扶措施更精准。驻村队员多数来自机关,面对复杂的农村工作,往往陷入“本领恐慌”,功夫没少下,效果不明显。尚义县做好驻村干部能力提升的加法,在扎实开展岗前培训、业务指导的基础上,集中培训与观摩拉练相结合、专题研讨与网络交流相结合、擂台比武与业务考试相结合,全面提升帮扶干部业务能力和水平。2019年组织外出培训观摩5次468人,县内专题培训3轮1600人次,“以考促学”活动3次,擂台赛2次,持续“充电”“加油”,驻村干部工作思路更清晰了、政策掌握更系统了,服务群众更到位了。工作队走进田头、坐上炕头,遍访贫困户,讲政策、办实事。举办政策宣讲会864次,结对帮扶特殊困难户516户,代办民生实事2541件,解决群众难题967个,群众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三是考核激励做“乘”法,让帮扶动力更强劲。驻村工作处在脱贫攻坚战线的最前沿,任务繁重,环境复杂,取得任何成绩都要付出加倍努力。尚义县在严格日常管理的同时,利用考核激励做乘法,激发帮扶工作动力。对工作队和队员,采取组织部门与乡镇双重考核,业绩评定与民主评议双向测评,全面客观评价工作业绩。将优秀等次从一般干部的15%提高到30%,干部选用上优先选拔任用实绩突出的工作队员。2019年全县工作队争取资金2300万元,引进产业项目28个,帮销特色农产品1.2亿元,645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800元。两年来,17个工作队、42名队员受到省市县表彰,36名驻村干部选拔到了更高领导岗位,有效激发了干事激情。
四是筑强后盾做“除”法,让帮扶效能更明显。驻村工作队员舍弃城市优越生活,远离妻儿父母,坚守扶贫一线,生活、工作都存在着一定困难。在消除后顾之忧、减轻工作压力上做除法,让他们驻的安心、干出实效。尚义县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将经费从5万元提高到8万元;为驻村干部缴纳人身意外保险,在县医院开辟“就医绿色通道”,每年健康体检1次,每半年慰问家属1次,让驻村干部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关爱。“队员当代表、单位做后盾、一把手负总责”,协调联动,共解难题,全力保障各项帮扶措施落地落实。派出单位与工作队协力完善村级基础设施,修建连村道路90余公里,硬化街道3万平米,帮助32个村解决了安全饮水,新建幸福互助院6处,新建修缮村民活动中心64处,配备了260万元的图书和文体器材,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作出了积极贡献。
内容时间:201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