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河北蔚县:传统文化照亮脱贫路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4-07  编辑:霍刘锦

5月16日,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来自蔚县的“剪纸小师傅”何宝立获得“全国残疾人自强模范”称号。当日,这一消息迅速刷屏了张家口人的“朋友圈”。

何宝立是蔚县宋家庄镇北口村人,因身高仅有1.3米,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自尊心严重受挫,曾感觉前途一片渺茫。正如他自己所说:“当年如何生存下去都是个问题,至于娶妻生子的事根本想都没敢想”“如若没有剪纸,结果真是不可想象。”

何宝立的“逆袭”之路源于剪纸。2004年,得益于蔚县马氏剪纸厂面向社会免费招收残疾人学徒,生活困难的何宝立走上了学习剪纸之路。几年来,他掌握了一技之长,剪纸手艺得到了师傅和客户的一致认可,成为了一名培训师,并在剪纸之路上收获了爱情与荣誉。

2009年7月,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到蔚县调研残疾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为何宝立亲笔题词“剪纸小师傅”。2012年12月,何宝立被中美文化交流中心授予“中美文化亲善大使”称号。2017年1月,在蔚县残联的帮助下,他又通过互联网平台开起了“残疾人何宝立剪纸特产”淘宝网店。现在,何宝立的网店生意红红火火,不仅帮助他拓宽了增收致富渠道,还带动了许多当地残疾人依靠剪纸技艺走上了自力更生的脱贫之路。而在整个蔚县,近年来因剪纸摆脱困境、改变人生的残疾人已有千余名。

“戏窝子”里建起职业演艺团

“精准扶贫人心暖,与时俱进扶贫穷……”走近蔚县南留庄镇曹疃村村口,阵阵蔚县秧歌戏声传入耳畔。曹疃村素有唱秧歌戏的习惯,被称为“蔚县秧歌的戏窝子”。

“蔚县秧歌”是蔚县的传统剧种。结合村内多数村民都有表演“蔚县秧歌”戏的功底,张家口卷烟厂驻曹疃村工作队帮助村里成立了曹疃新时代秧歌演艺公司。该公司进行市场化运营,在蔚县各地开展演出,每场演出费3000元,既传扬了传统文化,又拓宽了曹疃百姓的收入渠道。目前,该公司共有演职人员43名,其中20人为曹疃村贫困群众。今年以来,该公司已演出67场,每名演职人员场均收入都在50元以上,这令之前闲置在家的留守妇女等群体开心不已。脱贫户门全花说:“以前一到农闲时就打麻将、聊天。参加剧团以后,总在忙着排练、演出,哪还有功夫打麻将呀!”

事实上,随着“蔚县秧歌”这一传统文化在曹疃村走上市场化道路,当地越来越多人的精气神、脱贫内生动力也发生了极大变化。其中,门全花一家还搞起了养殖业,谈及今后的发展计划,她表示:“要把养殖业做得更大,争取带动更多乡亲脱贫致富。”当下,“蔚县秧歌”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宛如一盏明灯,正在照亮曹疃村的脱贫之路,也照亮了村民们的心。


内容时间:2019-06-04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