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无抵押 政府给贴息
新河县大力推行金融扶贫模式
本报2016年1月14日讯 新河县抓住金融扶贫小额贷款项目试点县的契机,推行“无抵押贷款+县政府贴息”的金融扶贫模式,下活全县脱贫致富“一盘棋”。
新河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中国扶贫基金会确定的金融扶贫小额贷款项目试点县。经过县委、县政府申请,由中国扶贫基金会首期出资1500万元,省扶贫办与县扶贫办共同出资240万元,于去年9月20日成立了新河县农户自立服务社,为农民创业和农业项目提供无需抵押、方便快捷的小额信贷业务。
在当地经营一家小型眼镜盒厂的老板张宁成为吃螃蟹第一人。他生产的眼镜盒质量好,销路不错。想扩大生产规模,但原材料、成品占用周转资金过多,一直腾不出钱买设备。去年10月初,张宁跑了多家银行贷款,但“财产抵押”的条款让她望洋兴叹。听说县农户自立服务社开展了金融扶贫业务,她试着与信贷员联系,结果喜出望外,“我们只要找好联保户,一个电话信贷员就上门办手续。”如今,张宁用贷款新上了3台冲床,又招募了4名工人,产量比原来提高了80%以上。
新河县农户自立服务社主任宋献修介绍,截至去年底,农户自立服务社共发放贷款489.1万元,涵盖了全县7个乡镇75个行政村的442户,受益群众1547人,涉及养殖、种植、服装加工、镜盒生产等行业。
为规避风险,确保自立社持续健康运行,申请人在贷款前要凑够3到5户的联保户,信贷员与每户的主要成员见面并询问情况,如申请人信誉不好,联保就会泡汤。贷款后,信贷员半月一回访,了解贷款使用方向和运营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则立即启动五户联保机制,发动其他联保户对其进行监督改正,保证贷款能够如期偿还,扶持更多贫困户。
新河县还联手金融机构,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和能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企业进行贷款贴息,贫困户补贴银行基础利率,企业按照年利率的3%进行补贴,去年共贴息达82万元。
金融扶贫新机制成为新河实施精准扶贫、促进创业和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新河县委书记李群江说:“新河的贫困人口占全县农业人口的三分之一,将金融服务与扶贫开发深度融合,降低贷款门槛,大力支持农民创业,积极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户倾斜,力争到2017年实现脱贫出列目标。”
内容时间: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