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以来,我市以发展庭院经济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通过各种政策扶持,鼓励和引导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使贫困户在树立自强、自立、自信创业精神的同时,依靠小小庭院闯出一条条致富路。
海青乡海旺村孙太军因为残疾,在2014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驻村第一书记孟令双了解他家情况,发现孙太军虽手指残缺,但有一定劳动能力,适合发展庭院养殖项目脱贫。2015年孟令双为孙太军购买两头100多斤可繁育母猪及饲料,在孙太军的精心饲养下,养猪事业发展的很快,2016年底就增收4万余元,成功脱贫。2017、2018年,孙太军又继续扩大养殖规模,目前存栏生猪15头,还盖起了彩钢瓦的猪舍。通过发展庭院养殖,孙太军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两口从原来的茅草屋搬进了宽敞暖和的砖瓦房,从靠政府救济的贫困户到现在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同孙太军一样,浓桥镇东方红村村民康丽艳也通过发展庭院养殖,成功脱贫。康丽艳身患风湿病、滑膜炎,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驻村工作队通过征询康丽艳意愿,制定了庭院发展养殖业产业扶贫措施。庭院养殖都是采取农村“笨”养方式,纯绿色的生态品牌,让康丽娟不愁销售,商品多是供不应求。
据了解,我市通过引导贫困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将村民房前屋后的“方寸之地”变成种植蔬菜、畜禽养殖的“创收之所”, 贫困户足不出户就实现了稳步脱贫,创业增收。
内容时间:2018-12-0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