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黑木耳成富裕脱贫致富工作亮点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2-28  编辑:王怡

  富裕县按照“突出产业全覆盖,实现脱贫可持续”的明确要求,通过扶持建设大棚和利用闲置的水稻育秧大棚带动4000户贫困户发展黑木耳生产,使得户均年增收达万元以上,实现了扶贫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组织得力,齐抓共管”。富裕县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农业、扶贫、林业、水务、国土、财政、发改、工信等相关部门和十个乡镇一把手为成员的领导组织,负责统筹做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同时,抽调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了食用菌产业推进办公室,专人专责服务于食用菌产业规划、综合协调、技能培训、技术推广、菌包处理等方面工作。

  创新创优生产模式。出台了《富裕县食用菌产业带动脱贫实施方案》,鼓励支持贫困户通过自主经营、参股入社、务工等形式,全面融入食用菌产业。全县利用1.5万栋水稻育秧大棚空档期,采取地摆方式,进行食用菌生产。还采取“政府+金融机构+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方式,整合利用扶贫“砍块”资金5000万元,在6个乡镇新建1000栋标准化食用菌大棚,并由新型经营主体负责自筹菌棒、日常经营等费用。鼓励支持贫困户通过以资入股、以地入股、自营大棚、入社务工等方式,参与食用菌大棚集中生产和入股分红。同时,大力推广林下连片地摆和贫困户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地和田间等地块,借助县里奖补政策,进行分散式地摆木耳生产。

  强化政策扶持。新建食用菌大棚每栋年租金3000元,对新型经营主体每栋吸纳两名贫困户劳动力的,给予每栋大棚租金优惠1000元;对发展食用菌栽培的贫困户,每个菌棒补助0.1元,并享受补助1000元的“以奖代补”资金;对租用政府建设大棚的,给予租金优惠1000元;利用扶贫小额信贷、妇女创业担保贷款,对贫困户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提供免担保、无抵押、零利率的扶贫小额贷款;采取“分贷统用分还、户贷户用户还”等方式,提供生产资金保障;对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达到20户以上的,给予财政贴息贷款扶持政策。

  提供技术保障。通过从省内先进地区聘请能力突出、技术过硬、有实践经验的种植专家和大户,“手把手”为贫困户传授生产管理技术;借助省农科院“三区”科技人员专项计划,依托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重点从食用菌的研究、开发、推广等方面,进行技术对接和指导;同时,每年选派2—3名专业技术干部,到东宁市、尚志市等地挂职锻炼,集中利用1年左右时间,全面学习掌握相关知识技能等方式,多角度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支撑。(姜蔺蔺 特约记者矫海) 

内容时间:2017-11-2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