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大庆市林甸县:“第一书记”成精准扶贫“精准力量”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4-14  编辑:wangximing

人民网哈尔滨3月28日电 2015年9月,来自国家、省、市、县的51名优秀机关干部到大庆市林甸县各村任“第一书记”,他们走田间、进农家,帮助所驻村理思路、引资金、上项目、调结构,激活了贫困村的发展活力。从政府机关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百姓家中,这些干部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为村里做了些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近日走访了林甸县各贫困村一探究竟。

摸清底子,把脉问症扶真贫

为了及时全面了解村里的基本情况,国家贸促会派驻宏伟乡宏伟村的“第一书记”李庆飞就要到村里转一转,询问笔记记满了厚厚一大本。如今,宏伟村村上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贫困户和低保户等困难户的贫困原因,李庆飞全部心中有数。

近日,记者见到李庆飞时,他正在田间地头忙着土地确权的工作,黝黑的面庞、沾满泥巴的裤脚,几个月下来,已经很难辨认他是“城里”下派来的干部。村民赵建水说:“去年听说国家要派1名‘大干部’来我们村担任‘第一书记’,新书记来了之后,天天扎在村里面,还一起下地干活,他用实际行动做出了表率,现在我们大伙都愿意跟着他一起干。”宏伟村以发展蔬菜产业为主,为早日让农民脱贫致富,李庆飞的心里打起了“小算盘”。“下一步,我们计划与北大荒蔬菜企业和泡菜加工厂开展合作,将宏伟村的蔬菜卖出林甸,卖向全国!”

红旗镇永胜村是有名的“负债村”,95%的农民以种植玉米为主。任“第一书记”的省煤炭生产安全管理局干部陈海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现在玉米价格低,百姓得改变种植结构,才能脱贫致富。”经过考察调研,陈海文决心带领农民发展杂粮、杂豆订单农业。

完善设施,拓宽群众富裕路

“现代农业离不开道路、水利、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只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才能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初到东兴乡新胜村任“第一书记”的省贸促会干部董尔夫决定从改善基础设施入手,实施精准扶贫。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铺设红砖路6.5公里,解决行路难问题,为群众致富找对了路子,赢得了干部、群众的赞扬。

“第一书记”担负着扶贫开发的重要责任、农村党建的庄严使命。在宏伟乡吉祥村任“第一书记”的市委组织部干部王兆忠发挥组织工作优势,立足夯实基层基础,着力推进“三会一课”等党建工作,“打好扶贫攻坚战,发挥好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自从派了‘第一书记’,我们县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的面貌大变样!”宏伟乡党委副书记刘臣说。除了党建工作,王兆忠正在谋划帮助吉祥村筹建文体广场,同时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争取力度,进一步提高全村大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扶持产业,村民心中有盼头

“‘第一书记’驻村帮扶不是简单地给钱给物,更重要的是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促其早日致富。”在鹤鸣湖镇三合村任“第一书记”的省环保厅干部汪立志在工作日记中写道。

“如何让农民有稳定的收入呢?发展产业是关键”。驻村期间,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汪立志同村委会班子一道实施了“引进一个优良品种、打造一个特殊品牌”工程,擦亮地产品牌“石磨面粉”这块招牌,实现土地流转1000亩,带领农户增收20万元。目前,“石磨面粉”已经走出县城,与多家省内外企业签署订单,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

没有产业支撑,再好的房子也是“空壳”,再好的村屯也是“空架子”。在四季青镇宏丰村任“第一书记”的省人大干部杨小夫这几天格外忙碌,在他的积极协调下,大庆科学院计划在宏丰村种植1000亩的汉麻示范田,将有种植意愿、踏实肯干的贫困户纳进来,发挥带动作用。

在四季青镇大树林村,市环境监察支队干部郭建世把心思全部用在发展村里项目上。大树林村基础设施差,十年九涝,道路状况极差。他协调了两台挖沟机,对排水系统进行清淤,6公里长的林间道路已完成地基建设。

很多贫困户之所以贫困,不是因为他们不能致富,而是缺乏脱贫致富的志气和勇气,缺乏勤劳实干的精神。因此,“扶贫先扶志”在扶贫工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改变农民“等、靠、要”的保守落后思想,郭建世准备当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利用村里的机动地,开辟出100亩的“第一书记试验田”,种植谷子、高粱等不同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进行跟踪记录,收集第一手数据,帮助农民积累经验,为农民脱贫提供可靠的依据。

“心真不真,事办的实不实,村民一眼就能看出来。”在大树林村当了二十多年村支书的周广信说,帮扶不仅要“输血”,更要“自我造血”,有了产业的支撑,农民的收入才能有保障,才能真正摆脱贫困。

据了解,为使中央、省市和县委选派的第一书记尽快熟悉工作、及早进入状态、有效打开局面,林甸县委组织部精心组织了为期3天的培训班,设置了“案例式”“专题式”“启发式”“拓展式”培训课程。同时,为了提高感性认识,增强直观了解,林甸县县委组织部又推出了“三个一”:组织一次参观,召开“一次座谈”,出台“一个办法”。参观学习四个典型村,观看《马向阳下乡记》影片进行研讨座谈,林甸县还认真制定了《林甸县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考核管理办法》,切实为第一书记开展工作、规范履职、协调关系提供了依据和遵循。

对于工作中取得成果,“第一书记”们表示这不是“一个人战斗”的结果。宏伟村“第一书记”李庆飞说:“我们所在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村文化场所等基础设施条件有所改善,离不开国家、省、市机关的系统性帮扶支持,正是有了这些力量的支持,我们才能在这些最接地气的岗位上,干出一番实实在在惠民的大作为!”

面对驻村变化,乡亲欢喜,“第一书记”亦欢喜。只要能为贫困村的变化做了实事,那就是一件最快乐的事。这些驻扎在林甸的“第一书记”们纷纷表示,愿意为贫困村的发展而努力,就算吃点苦,也完全可以把这种“苦”转为“乐”。


内容时间:2016-04-14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