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哈尔滨2月13日电 黑龙江省青冈县是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青冈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摘帽的根本之策,采取主导企业带、现代农业牵、新兴业态领等综合措施,努力形成精准脱贫倍增效应。2016年,全县通过产业扶贫辐射带动贫困人口近2万人,实现脱贫近1.2万人。
这个县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发展壮大以龙凤玉米为龙头的玉米加工、以赛美葵花为龙头的葵花南瓜仁加工、以长林公司为龙头的畜产品加工、以金达集团为龙头的麻纺加工等主导产业,构建“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脱贫模式,带动贫困人口6000人脱贫。2016年,通过上马葡萄糖酸钠、葡萄糖等深加工项目,龙凤玉米公司累计安置贫困人口就业400人,人均月工资达到2600元。采用订单农业方式,发展玉米专品种(高蛋白)种植5万亩,以高于市场价每斤2分钱收购,带动510个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10元。
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上,这个县充分利用“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政策机遇,重点打造沿河乡镇水稻产业示范带、围城和主要公路沿线乡镇果蔬产业示范带、西北部乡镇畜牧产业示范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同时,捆绑使用标准良田、节水灌溉等项目政策,在青冈镇新民村规划建设了880栋棚室食用菌生产基地,目前已建成棚室613栋,投入使用100栋,每栋摆放菌包1万袋,每栋大棚收入1.5万元。扶持致富能人创办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解决贫困人口生产经营能力不足问题,全县2000个入社贫困户年均增收达4000元。硕士研究生仲维华带头组建了沃土丰达合作社,吸纳274户贫困户入社,规模经营土地9640亩,每亩给农户1500斤玉米保底收入,减产部分由合作社按70%进行补偿,增产部分由合作社和社员按3:7比例分红,同时发展毛葱与黄金钩豆角、秋菜套种,贫困户人均增收3380元。
青冈县还通过积极培育壮大农村新兴产业,拓展农业农村发展新空间、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利用全国光伏扶贫试点县政策,采用“畜牧场区+光伏发电+贫困户”脱贫模式,建成全省首个1兆瓦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帮扶91户贫困户277人脱贫致富,人均收益1760元。通过组建“互联网+”运营服务中心,建设小蜜蜂、村海淘等电商平台14个,打造电商示范村6个、村级服务网点390个,集中销售粘玉米、杂粮等寒地黑土特色农产品337种。2016年,线上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带动20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近3000元。同时,发挥“中国猛犸象故乡”品牌优势,整合古生物化石、马玉祥红色教育、靖河国家湿地公园等旅游资源,打造哈尔滨—五大连池—黑河旅游线路节点。目前,争取到昌盛乡宏伟村旅游扶贫项目,45户贫困户可通过开办农家乐、销售旅游纪念品实现脱贫。
(来源:人民网-黑龙江频道)
内容时间:2017-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