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务实重干谋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6-08  编辑:马一鸣

2013年,我县将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幸福封丘建设为主目标,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以招商引资为主渠道,强力实施“八项工程”,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为此,我县将着力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统筹城乡建设与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突出规划先行、项目支撑、投入保障、管理为重的理念,加强城乡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构建县城、镇乡区、社区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加大县城区建设力度。做好《封丘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年~2030年)》的修编,加快城市新区建设步伐,实施老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工程,加快城市路网建设,实施城市绿化工程,加快城市供排水、燃气、垃圾处理以及电力、通信等城市配套设施建设。着力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程,按照“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群众自愿、就业为本、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抓好旧村搬迁复垦、资金筹措、农民创业就业、政策兑现落实等工作,努力开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局面。着力实施交通公路建设年活动,强力推进交通公路项目建设,新修干线公路55.8公里,绿化23万平方米,新修县乡公路53.5公里,植树1.5万棵,新修市政道路6.5公里。

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培育经济发展活力。以产业集聚区为主平台,引导企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着力培育“电子电器、装备制造、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三大产业,带动全县工业经济上规模、上水平,实现跨越发展。年内力争新上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6家,新上亿元项目5家,新上3亿元项目4家,列入省重点项目3家。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完善工作机制,实施产业集群招商。大力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抓手,创新方式方法,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水平。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完善产业集聚区管理机制,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做好企业落户工作。

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为核心,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核心,以全面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为抓手,着力发展品牌农业、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加快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深入开展水利建设年活动。以院省高产高效核心示范县建设为依托,整合各类涉农资金8.5亿元,实施好引黄灌溉、引黄调蓄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20个重点项目,新增引黄灌溉面积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万亩,增加补源面积13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10亿公斤以上。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探索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道路,推动农副产品工业化。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投资4138万元世行贷款和投资423万元的生猪调出大县等项目建设进度,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现代畜牧业产业集群。

以现代服务业为动力,助推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旅游业,整合旅游资源,发掘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优美的自然景观资源,做好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快旅游文化标志性项目的开发与运作,积极推进旅游与文化的良性互动,打造宋源文化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构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带。提升商贸服务业,繁荣市场供应,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做好县城及中心镇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建设汽车商贸城、建材商贸城、农贸大市场、物流中心等大型消费场所;规范发展批发零售、餐饮住宿、快递配送、连锁经营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培育电子商务、物联网、信息服务、通信、保险等新型服务,建设智慧封丘。健全农村消费市场网络,积极引导和拉动农村消费。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金融安全区建设,增强全社会的信用观念。实行激励政策,切实提高金融部门存贷款比例,加大金融部门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开创和谐稳定新局面。以创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公共教育、社会事业等十项民生保障工程为重点,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建立劳动力资源开发服务平台,由政府主导,企业化动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培育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劳务输出队伍。健全覆盖城乡的五保供养、城乡低保、医疗救助和求学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大教育基础建设投入力度,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积极稳妥做好农村教育资源布局调整工作,大力支持学前教育和民办教育,加快职业教育中心建设,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健全卫生医疗体系,扎实做好疾病防控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内容时间:2013-02-2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