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扶贫村的故事】柑子园村:马蜂产业带来“甜蜜”生活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2-21  编辑:陈亚丰

12月10日下午2点,锦和镇柑子园村委会热闹非凡,原来该村38位贫困户聚集在此召开麻阳宝利种养合作社今年举行的第3次分红与务工村民工资发放大会。大会上,大家领到了300至12000元不等的分红收益金或工资,现场发放分红款共计21万元,该村贫困户再次尝到了产业扶贫带来的甜头。

贫困户黄泽毛患有脑梗塞,以前一家三口人仅靠妻子和孩子常年在外打零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自2015年,黄泽毛将自家荒废多年的田地租给麻阳宝利种养合作社用做马蜂养殖基地后,一家人每年能获得三、四万元的分红收益,现在不仅脱了贫,吃喝不愁了,以后还准备建新房。他常说:“是马蜂产业带给我们全家‘甜蜜’生活”。

锦和镇柑子园村属贫困村,全村共有218户89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8户137人。为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缺乏自身动力的瓶颈,2017年,镇、村两级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采取“政府+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吸纳柑子园村21户贫困户用租赁土地的方式入股麻阳宝利种养合作社,同时,该合作社积极吸纳贫困户到基地打零工,确保更多的贫困户在家口就能就业,获得可观的收入。

截至目前,麻阳宝利种养专业合作社已分红9次,发放分红款共计160多万元,另外,合作社还向务工村民发放劳务工资240多万元,让贫困群众享受到了产业扶贫的红利。马蜂产业已带动全村38户贫困户脱贫。

下一步,该合作社明年将进一步加大投入,扩大马蜂基地规模,建设高标准化厂房,并依托科技力量发展马蜂产业,争取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我们准备明年发展马峰5000窝以上,新建厂房2000平方,规模扩大后将带动更多的周边群众到我们公司就业,让他们生活越来越好。”麻阳宝利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成宝介绍道。

内容时间:2019-12-1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