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汝城县:户帮户亲帮亲 互助脱贫奔小康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2-22  编辑:陈亚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我省启动“户帮户亲帮亲 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以来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群众进行帮扶

  汝城县迅速行动把“户帮户亲帮亲 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有效途径、密切干群关系的有效抓手、淳化文明乡风的有效传承,县乡村三级书记一起抓高效推动社会力量和困难群众精准互助。

  干部与特困户结对认亲乡亲们先富带后富,社会各界雪中送炭……所到之处可以看到许多“户帮户亲帮亲 互助脱贫奔小康”的火热场景,听到一个个温暖的故事通过该项活动,全县上下帮出了新气象进一步培育了文明之风,融洽了干群关系巩固了脱贫成效。

  干部认亲“亲戚代办”暖心窝

  汝城是“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曾有贫困村8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002户63735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近年来该县大力开展“弘扬半条被子精神,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把“半条被子”精神从长征时期的军民鱼水情,传承为现在的党群干群一家亲助力脱贫攻坚。

  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扶贫一线带领贫困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至去年底全县80个贫困村全部实现出列,累计脱贫18260户60419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9.81%下降为去年的0.91%,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脱贫攻坚既是“歼灭战”,也是“接力跑”贫困县摘帽之后,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和已脱贫人口的稳定发展以及全面巩固提升的任务更重了,压力更大了

  “户帮户亲帮亲 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启动后汝城县对贫困群众进行摸底,经村民主评议、推选、公示共摸排出孤寡老人、重度残疾、重病、智障等1200多户特困对象。驻村干部或村级信息管理员担任特困户帮扶联络人本村致富能人、爱心人士、党员干部等作为主体帮扶户。

  干部干部先干一步。汝城县党员干部带头与特困户结对进行全方位帮扶。该县大坪镇开展“干部认亲戚”活动每名镇村干部认1至2个小组的村民为“亲戚”,10173户村民一户不落实行“亲戚代办制”,对“亲戚”想办的事只要符合政策、法律规定的一律认真代办,不能办的做好解释   

  今年71岁的大坪镇鲁谭新村特困户谭灯茂妻子去世多年,儿子早年患脑梗留下后遗症家里很困难。今年初联系谭灯茂的镇村干部及时向村里反映,帮他申请落实了三类低保,还介绍他儿子到企业务工如今,谭灯茂家的情况逐渐好转他说:“现在的干部胜过亲人,请他们代购农药、化肥一点也不嫌麻烦

  “亲戚代办制”进一步融洽了干群关系今年,大坪镇各项工作得到群众广泛支持,开展得如火如荼如清洁家园建设,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帮助保洁员打扫卫生

  邻里相帮守望相助兴乡村

  汝城县乡村干部积极组织召开夜谈会大力宣扬扶贫济困、邻里相帮、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原来主要用于红白喜事的祠堂变成了“户帮户亲帮亲 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的宣传主战场。

  邻里互帮互助在汝城蔚然成风。

  5月15日晚土桥镇黄家村党支部书记、旺发米业董事长黄义华,背着大米去看望村里86岁的黄昌光黄昌光有病,躺在床上激动地说:“义华你上次送的米还没有吃完,这次又让你破费了”“自己种的,值不了几个钱”黄义华笑道,“都是乡亲帮一把是应该的。”

  黄义华是致富能人他优先安排贫困群众到公司上班,还对53户贫困户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委托帮扶自2009年开始,他向村里8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10公斤大米目前,黄家村共有80岁以上老人21人

  树高千尺不忘根情系桑梓暖人心。泉水镇城郭村村民朱志强的扶贫济困事迹在当地成为美谈

  “村里留守老人多想建个老年公寓,但资金缺口大”前几天,村干部打电话把目前存在的困难告诉了朱志强朱志强一口答应:“还缺多少?我全包了。” 通过多年奋斗朱志强目前是泉州市一家电子科技公司的负责人,他先后为村里捐资兴建了老年活动中心、小学、环村公路等还出资100万元成立村教育基金,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

  文明瑶族乡三合村探索积分管理对村民从遵纪守法、互帮互助、创业致富、热心公益、环境卫生、家风文明等方面进行考核,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兑物资。“小积分带动大变化村里互帮互助氛围越来越浓。”省税务局驻三合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李海波告诉记者

  村民白秀春带领施工队帮助贫困乡亲白茂春建房不收工钱。村民陈叶飞、白康贱、邓宝林、黄贱福、谢存华、陈甲养等与村里签订公路排水沟建设合同。他们积极投工投劳修建公路附属工程水沟项目近20公里,比原计划招标预算节约了不少资金减轻了财政投入压力,保证了工程质量激发了群众主人翁意识。

  村民投工投劳参与项目建设提升了参与感、认同感、存在感、自豪感、幸福感,提高了扶贫认可度

  大爱汇聚扶智扶志增后劲

  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贫困群众的自强自立也离不开社会爱心人士的善行义举。

  汝城县群团组织、企业、社会爱心人士等与县委县政府同频共振,积极参与“户帮户亲帮亲 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力破“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汝城县工商联积极组织开展“百企联百村”帮扶活动其中80个贫困村共有93家企业结对帮扶,传授种养技术、收购农产品扶智扶志双管齐下。

  今年繁华食品公司与群众签订辣椒保底收购协议,由公司统一种子供应、种植技术、收购标准带动土桥镇、文明乡等地8000多户群众种植辣椒10万余亩,预计年增收达3亿元以上

  井坡镇岭塘村村民朱飞胜妻子精神障碍,3个小孩都在读书全靠他1人打零工和种田维持家庭开支,年收入不足1.5万元朱分红在广东中山经营一家红木加工销售公司,2014年回乡竞选为岭塘村党支部书记朱分红了解到该户情况之后,联系到朱飞胜鼓励他做技工增加家庭收入,并主动出资帮助他参加木工漂白技术培训学成后聘请他到公司当技师。现在朱飞胜当上了木工漂白技师,年收入达5万多元有一技傍身,家庭稳定增收日子也越过越有盼头,前年还在村里建了新房子

  土桥镇涧布村村民曹友才因为父母多病孩子上大学,家里背上一些债务让他愁眉苦脸。曹友才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人住院可报销90%以上。“负担减轻了可脱贫仍是难题。”他还是高兴不起来繁华食品公司董事长朱树清找到曹友才,鼓励他种辣椒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点燃了他的斗志去年,曹友才种植辣椒20多亩收入达10多万元,一举摘掉了贫困户帽子今年,曹友才干劲更足种植辣椒40多亩,还担任繁华食品辣椒收购经纪人收入预计比去年更高。

  助力脱贫攻坚巾帼不让须眉。日前汝城县妇联出台《“城乡姐妹手拉手 互助脱贫奔小康”3年(2019-2021年)行动计划》后,广大妇女企业家、巾帼文明岗、巾帼志愿者积极对接帮助贫困妇女“80后”女青年欧旭玉通过创办农场和旅行社,带动1万多户群众增收

  汝城志愿者联合会不甘人后他们身穿红马甲频繁奔波,为贫困群众送去物资、送去温暖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7月12日数名志愿者来到卢阳镇津江村,为朱大炎、吴俭德等6位贫困老人送去大米、食用油并帮助他们做饭、搞卫生。类似这样的活动志愿者们已记不清开展过多少次。据介绍汝城志愿者联合会现有会员1.5万余人,设53个分会先后打造了“一对一”精准扶贫对接爱心帮扶、“结对济困、情暖汝城”等服务品牌。

  中国社会扶贫网汝城管理中心积极开展线上对接目前,累计注册爱心人士20399人累计注册贫困户19651人。自2017年10月以来物品、资金累计对接成功1.7万余起。

  线下帮扶、线上捐助汝城县抓实抓细“户帮户亲帮亲 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让农村留守、孤寡、残弱等特殊群体得到了精神上的抚慰和亲情般的关心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双保险”,使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足、步伐更快更稳


内容时间:2019-08-0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