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民俗博物馆及科技培训基地:汤泉池民俗文化博物馆暨科技培训基地新址位于原汤泉池文化分馆,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内有自然展厅800平方米,文物与民俗展厅800平方米,商城历史文化名人和工艺美术展厅800平方米,动物展厅、植物展厅、茶展厅、中草药展厅、奇石展厅、根雕展厅800平方米。另设科技扶贫基地:音乐、舞蹈培训基地、美术、书法培训基地、文化创作培训基地。总面积1000平方米。二是文物库房建设:计划投资1000万,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内设:文物展览厅、修复室、安全监控室、讲解员活动室。三是文化培训中心:计划投资4000万元,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内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厅、舞蹈培训厅、音乐培训厅、文化产业培训厅、美术培训厅、书法培训厅、民间工艺培训厅。四是村级文化大院、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建设:十三五期间,通过采取政府补助、群众参与、对口帮扶、社会捐助等形式,投资5000余万元建成村文化大院320个、300―800平方米不等的村文化广场330个,村文化活动室326个。五是汤泉池歌舞演出剧院:计划投资投资1000万元,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内设:歌舞演出厅、影视厅、排练厅。
文化产业项目。
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商城火绫子已被省、市政府命名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5年继续搜集、整理词曲与套式等资料尽可能多的保存文字资料与音像资料。2016年培养青年演员,排出舞蹈节目,上传《商城民歌》网。2017年扩大演出队伍,撰写研究文章既有较完备的资料,又有一定数量的传承人。2018年将精品制成光盘,宣传民间舞蹈对向推介、对内宣传。2015年至2020年举办火绫子赛事让火绫子重新走入生活。商城花篮戏已被省、市政府命名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2015年组建6个花篮戏团。2016年12月利用节日庙会等提供平台全县力争演出100场戏。2017年12月举办花篮戏赛事打造一至二个品牌剧团。2018年12月至2020年由政府协同文化部门选拔优秀剧目制作光盘,在全省公开发行。商城花伞舞已被河南省命名为省级非保项目,2015年至2020年打造成全省知名品牌.毛布底鞋手工制作技艺已被命名为省级非保项目,2015年至2020年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商城民歌已被市政府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5年收集整理录音录像300首原生态民歌,在网上开辟商城民歌网页。2016年12月前收集整理1000首民歌,时间达到1000分钟,故称“双十”工程,在网上开辟商城民歌网页。2017年举办全县歌手选拔赛,发现10名民歌手达到每人会唱100首民歌。2018年至2020年由县政府协同文化部门组织力量,选出各种不同曲调加以分类,由优秀新老歌手出镜,在实境中拍摄,配以录音棚效果。制作出高质量的商城民歌盘,在全国公开发行,使商城民歌成为全国知名品牌。④商城丝弦锣鼓已被市政府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5年12月前,整理、配器,接乐谱均可演奏。2016年5月,按原貌添制乐器,演奏器乐齐全。2017年12月前,组建演奏人员,演奏人员齐全。2018年12月前,建立档案、曲牌完整、制作光盘、公开发行。2019年至2020年恢复原貌,参与社会各种活动。
飞亚达羽毛公司项目。该公司依托商城丰富的文化资源、物产资源,大力发展民间工艺美术产业,根雕、烙画、剪纸、羽毛工艺是该公司的主打产品。目前该公司采用的是公司、工厂加农户的经营模式,现占地1700平方米,有厂房3间,有职员200余人,年产值愈600万元,公司产品分八大类,159个品种,取得自主专利权的产品有23个。公司产品除少部分销往国内外,大部分用于出口,销往欧美、加拿大、中东及东南亚26个国家和地区。
商城民间工艺集团公司项目。组建商城县民间工艺集团公司,内设剪纸、烙画、叶雕、根雕、美术、书法、奇石等类别。通过招商引资,扩大项目的再生产。
商城民间演艺集团公司项目。商城县民间演艺集团公司,将目前全县20多个民间演出团体组合一起把今后50年的民间演出的发展前景考虑进来,建设高标准的、有发展前途的民间演出集团公司。民间演艺集团公司覆盖民间歌舞、民间曲艺、广告创意、文艺演出、文化市场等各个领域。为了扩大发展规模,使之形成骨干文化企业,2009年至2010年,计划发展培育商城民间演艺集团公司,注册资金80万元,该公司的经营范围,一是文艺演出;二是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普及;三是喜庆、婚庆文化活动。年营业额60万元,安排文化产业人员20人。
桂花博览园项目。广植桂花树,突出《八月桂花遍地开》红色文化特色,作为一个红色教育基地来建设,以尽可能收集红色资源和世界桂花四大种群品种为主题博览,以华中和国内外珍稀乔、灌、草为辅衬,力争月月有花,四季有果,红色永驻。建成全国第一、世界一流的集桂花红色文化、科研、教学、旅游、精深产品研发等功能为一体的红色桂花植物博览园。博览园采用“一核、三线、五区”的结构布局。建设老区革命文化陈列馆、《八月桂花遍地开》红色文化广场、“永世光荣”大型浮雕组合、特色景观、环园大道以及次级、三级道路等。
黄柏山文化产业园区。十三五期间,投入资金2亿元,新建佛教养生园、大峡谷景区、天池宾馆、紫荆茶阁、大别山文艺创作基地、峡谷飘游、风电厂项目。在建李贽书院、桂花新村、无念佛、游客服务中心。
金刚台文化产业园区项目。十三五期间,金刚台文化产业园区引进资金2.3亿元建设产业园区。
汤泉池文化产业园区项目。十三五期间,为汤泉池文化产业园区引进建设资金1.8亿元用于产业园区,
观音山文化产业园区项目。十三五期间,为观音山文化产业园区进建设资金1.6亿元用产业园区项目。
内容时间:2014-10-14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