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桐柏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规划(2015-2019)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09  编辑:wubo

为推动我县乡村旅游开发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融合,拓宽扶贫开发领域,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结合我县旅游实际,特制定《桐柏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按照旅游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旅游发展的工作思路,以旅游为载体,以脱贫为目的,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合力推进精准扶贫和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全县旅游水平和档次,加快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立足资源、打造特色、精准发力,示范引导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主打休闲观光度假产品,因村因户制宜组织实施。


2.统筹兼顾、有序推进。坚持基础设施改善与培育旅游特色产业相结合,依托重点景区和旅游线路,优势互补,连点成线,有序推进。


3.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民为主、社会参与,通过申报乡村旅游示范村、示范户、示范园、示范点,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使旅游扶贫成果人人共享。


4.增收脱贫、持续发展。坚持创造商机、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资源开发与合理保护相结合,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与精准扶贫互动双赢。


三、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2015年11月至2015年12月):摸底调查,制订相关规划和实施方案


2.第二阶段(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


(1)依据省《关于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有关工作的通知》(豫发改服务业[2015]94号文件精神,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村积极申报《乡村旅游富民工程规划实施方案》,主动-9省市部门对接联系,最大限度争取乡村旅游项目资金倾斜。


(2)依据南阳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及《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按照桐柏县贫困村分年度实施整村推进计划表,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村、贫困户积极申报乡村旅游示范村、示范园、示范点、示范户,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及休闲山庄、家庭农场,积极申报乡村旅游示范乡镇,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做好精准扶贫。通过努力,至2019年,计划发展乡村旅游示范乡镇5个,示范村30个,示范户、休闲山庄(农场)及乡村旅游经营单位50户,建成乡村旅游示范园10个。带动200户农户从事旅游配套产业,直接或间接拉动2000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3.第三阶段(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


做好培训、检查验收和总结工作。结合旅游行业实际,对纳入乡村旅游示范村、示范户、示范园、休闲山庄(农场)及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的村户,旅游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加大从业人员培训,通过送教上门、举办培训班等形式,不断提升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发展目标


1.经济目标。到2020年,实现年接待境内外游客4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0亿元,通过旅游带动,第三产业占全县GDP的比重达23%以上。


2.产业目标。重点打造淮河之源旅游品牌。创建国家4A级以上旅游区2家,3A级旅游区2家以上;发展三星级以上宾馆6家,农家宾馆300家,旅行社8家,旅游购物超市10家以上。基本形成优势明显、链条完善、协调发展的旅游产业体系,实现“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的转变。


3.社会目标。通过发展旅游产业,使旅游成为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渠道,成为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载体,成为区域协调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到2020年,县旅游直接就业人员达到3万人以上,带动社会就业10万人以上。


4.环境目标。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良好的自然环境、友好的社会环境和浓郁的人文环境。


五、产业布局


重点选择交通条件相对较好、具备基本接待条件和具有特色旅游资源的贫困地区,在妥善保护自然生态、原居环境和历史文化遗存的前提下,以扶持贫困山区发展山水休闲游、红叶观赏游、乡村休憩游、农业观光体验游等休闲旅游产品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主要布局如下:


1.以龙潭河景区、祖师顶景区为依托,城郊吴湾为连接,开发佛、道教文化旅游、康体养老、休闲度假及水上娱乐项目。结合新农村建设,以附近的笔架山、生态茶园、古树园、新农村、淮祠等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旅游,完善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旅游服务设施,逐步使该区成为融佛道文化和民俗风情体验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区。项目涵盖城郊乡、月河镇、淮源镇扶贫开发重点村13个。


2.以程湾乡生态农业为依托,加快黑明寺万亩高山野生茶园为中心的生态茶叶游览观光园、栗子园生态农业观光园和旅游集散中心建设,积极发展农业观光游。实施石步河区域旅游开发,建设水域观光、乡村体验、水上运动、休闲度假、美食商务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打造桐柏特色水景,同步推进以登山步道为主体的体育旅游项目建设。项目涵盖程湾镇、新集乡扶贫开发重点村3个。


3.充分利用现有万顷红叶林、奇石、盘古神话传说、革命遗址等资源,打造中原红叶之都。同时推进蔬菜大棚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开展农家采摘体验游。项目涵盖黄岗镇、回龙乡扶贫开发重点村l2个。


六、主要建设内容


1.紧紧依托我县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研学旅行和以田园观光、民俗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规划建设一批观光景点,形成精品旅游线路。


2.旅游景区要主动吸纳当地贫困户参与旅游商品生产销售、景区环境维护、接待服务、建设管理等工作。


3.集中连片发展乡村旅游经营单位、休闲农庄,开发地方特色菜肴,积极创建星级农家宾馆,建立乡土特色鲜明、民俗风味浓厚、环境整洁卫生、服务水平一流的农家餐饮住宿娱乐体系;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户达到房间整洁、床铺整洁、用具整洁、厨具整洁、餐具整洁的“五洁”标准和有电视机、电话机、电脑、饮水机(烧水器)、水冲式卫生间、热水器的“六有”目标。


4.大力扶持一批从事特色手工艺品、绿色农产品开发的专业村、专业户,突出绿色、健康、生态理念,重点发展富有文化品位和地方特色、制作精良、物美价廉的旅游纪念品、特色食品、土特产,手工艺品等,通过设立特色旅游商品形象店、旅游商品进超市等方式,让我县特色旅游商品赢得市场,提升旅游商品价值。


5.积极推进扶贫示范园建设。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品、突出特色的原则,大力发展农业主导产业,建设以板栗、油桃为主的休闲采摘园,以桐桔梗、天麻为主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园,以土鸡、鸭、生猪、野猪驯养繁育为主的特色养殖场,以袋料食用菌、地栽木耳、花卉苗木繁育为主的特色示范园。


七、保障措施


1.深化思想认识。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要求,是解决扶贫开发工作效果不佳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旅游局领导班子要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把精准扶贫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


2.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做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作,县旅游局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曲东辉为组长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要求。相关乡镇要成立工作机构,将旅游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扶贫开发、城镇化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统筹协调,确定全年旅游扶贫建设内容,明确时间节点,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3.强化责任落实。旅游部门要发挥行业优势,加快培育乡村旅游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园、示范点、示范户,县相关部门及乡镇要按照职能分工,主动作为,形成旅游扶贫的强大合力,要搭建有效平台,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把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桐柏县外事旅游局


2015年11月16日


内容时间:2016-03-09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