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虞城“果乡绿城”美了村富了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5-12  编辑:曹亮亮

       截至目前,虞城县已栽植经济林果树35万株,112个林果化村庄建设初见雏形。

       “俺村家家门前都栽了树,俺也不能落后。”3月7日,记者在虞城县古王集乡南祝庄村采访,56岁的村民韩得振正在家门口栽树时说。

       日前,记者接连走过虞城县的张集镇、古王集乡、田庙乡等乡镇,无论在村外村内、街头巷尾还是房前屋后,随处都可看到新栽植的柿树、杏树、桃树、石榴树等果树苗,一株株排列整齐,让虞城这座“果乡绿城”又添了一层新绿。

       虞城县将今年定为“国土绿化年”,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围绕“果乡绿城”目标,大力做好“丰绿增水”文章,以“城市园林化,廊道林荫化,平原林网化,乡村林果化,庭院花园化”为标杆,为建设“森林商丘”贡献虞城智慧和力量。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国土绿化提速行动有关要求,加快建设“五化”森林体系和布局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乡生态系统,该县下发了具体实施方案,把乡村林果化建设作为全面开展森林乡村创建的抓手,与实施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全域旅游等工作统筹推进,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突出抓好乡村林果化与庭院花园化建设,以增加绿量为重点,进行产业培植、产业开发,达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特色,实现开窗见花、出门见绿、抬头见果、处处见林的景观效果。让老百姓看得见绿,记得住乡情乡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古王集乡成立了国土林绿化领导组,统一规划、购置树苗,统一实施,沿环乡路采取公司化运作,栽植槭树、栾树、楸树、巨紫荆、海棠等,并有计划地清理了杨树,保留保护了老槐树、榆树、柳树、桐树、皂角树等北方本土树种,在围村林、边角地、废闲地、废坑塘栽植果树,营造小片经济林。一个自然村栽植一个树种,一村一品,栽植的树种有:桃树、杏树、大樱桃树、石榴树、枣树、李子树、核桃树、柿树等,既美了村,又富了民,从而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均衡发展。

“我们村种的果树不少,还有其他观赏树,村里好多家庭都自觉种树,家家行动,这样既美化了环境,又起到了带头作用。”古王集乡王集东村党支部书记孙海涛高兴地说。

       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林果化建设,该县还采取由主要领导带队参加的现场观摩活动,对表现突出乡镇提出表扬,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截至目前,该县已栽植经济林果树35万株,112个林果化村庄建设初见雏形。

       同时,该县还在郑徐高铁、仓颉大道、310国道及203省道沿线,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绿化的要求,进行了统一规划,统一旋地,统一购置树苗,统一栽植,形成“四统一”的绿化模式。并主要分两块进行栽植:一是对道路两侧50米进行了土地流转,栽植了绿化树;二是路肩绿化,对路肩进行了修整,统筹考虑常绿、落叶、赏叶、观花、高低搭配等诸多因素,打造了高铁经济林带、银杏仓颉大道、梧桐310国道和林荫203省道。形成了一路一特色、一廊一景观,实现了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的观赏效应。

       一个个杏林、梨园、桃花岛……不仅点缀了该县的村庄美景,更激起了贫困户的脱贫希望。虞城县发动“人人干起来,家家动起来,村村美起来”,将“乡村林果化、庭院花园化”建设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等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提升了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还带动了村民发展乡村旅游与特色产业,为他们脱贫致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为“果乡绿城”添了新绿。


内容时间:2019-03-13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