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永顺县:借力土司文化平台,演绎莓茶“脱贫大戏”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2-22  编辑:陈亚丰

        9月28日,在吉首大学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的见证下,永顺莓茶获得“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指定用茶”及“中国土司学高层论坛指定用茶”授权,此举将有力推动永顺产业扶贫发展,带领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永顺莓茶”产地环境独特、生产方式特定、应用价值较高、人文历史久远、其所含成分和内在品质具有明显的不可复制性“永顺莓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永顺县毛坝乡、砂坝镇、润雅乡、万民乡、万坪镇、石堤镇等11个乡镇122个村种植的4333.3公顷莓茶标准化基地面积,年总产量2200吨。近年来,永顺将茶产业发展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成功助力老百姓脱贫在产业引领脱贫中,永顺莓茶产业已发展到1.88万亩,直接带动建档立卡户1922户7308人脱贫致富。

同时,永顺县结合文化平台,做足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文化文章,挖掘莓茶饮用历史,与土司文化研究深度融合,形成一批“司城贡茶”“永顺莓茶”影响力较大的品牌此次授权活动中,由永顺县金顺植物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司城贡茶”,被授予“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指定用茶”;由永顺县大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永顺莓茶”,被授予“中国土司学高层论坛指定用茶”。此次授权,将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文/罗奋飞 田建华)


内容时间:2019-10-0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