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湖北4月8日讯(王振华 钟愿明 王茹雪 通讯员 李文广)午后,田秀英母女在自家屋前忙了起来。院子里堆放着建筑材料,田秀英家的房子正在进行维修。
田秀英今年55岁,是湖北省鹤峰县太平乡茅坝村的村民。2015年以来,鹤峰县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以及“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总要求,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作为最大任务、最大动力、最大民生、最大政绩和最大机遇来抓。按照鹤峰县搬迁扶贫政策,田秀英家的房屋维修,政府补助了1万元。
在鹤峰,像田秀英这样享受搬迁扶贫补贴的农户有不少。鹤峰县对居住环境恶劣的贫困户进行搬迁扶贫,对于不愿意搬迁且无力改造危旧房屋的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
“我们山区有些农户住的地方太偏僻,有些地区灾害频发,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农民很难脱贫致富。”鹤峰县开发区“三万”活动驻太平镇茅坝村工作组成员章银华告诉记者,搬迁按农户个人意愿实施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两套方案,集中安置的农户搬至县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居民点。
一般贫困户搬迁每户补助3万元,极端贫困户由政府按标准包干建房;对不符合搬迁的住房困难户,房屋维修每户补助1万元,危房原地翻修每户补助1.5万元。
如今,田秀英家的房子即将维修完毕,新增了吊顶、热水器等设施,铺设了防火墙砖,看起来明亮、干净。
鹤峰县是“八七”扶贫攻坚贫困县、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恩施州唯一的全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辖5镇4乡1个经济开发区,205个行政村12个居委会共22.4万人。2015年全县贫困村51个,占行政村总数的24.88%;贫困人口4.06万人,占农村居民的20%。
为了进一步完善了党政主要领导主抓的领导机制和“五个一批”责任机制,鹤峰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扶贫攻坚领导小组,抽调精干人员组建扶贫攻坚办公室,按“五个一批”组建五大工作专班,分别由县领导牵头负责;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都成立了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并落实了工作专班。
全县205个工作队进驻帮扶205个村,3957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对象,入户75218人次。通过调查摸底,根据致贫原因明确“五个一批”脱贫途径,分类施策。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田秀英家是典型的贫困家庭。儿子李江今年27岁,是华中农业大学育种专业的一名研究生,女儿李洁今年24岁,是湖北民族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女儿两岁半时,田秀英的老公就去世了。为了孩子,田秀英没有再婚,独自一人将儿女们拉扯大。
“贫困户形成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她一个单身母亲,家里没有劳动力,还要负担小孩读书。”茅坝村主任李勇说,对于因学致贫的贫困家庭,子女在校就读期间,除享受国家普惠性的政策外,还可享受学前教育幼儿资助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困难补助、普通高中助学金、大学助学贷款等助学政策,确保不出现因贫失学、因学返贫现象。
鹤峰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罗申贵说:“鹤峰虽然地处山区,但是人民思想并不闭塞。优秀的土家遗风使得鹤峰人一直都很重视教育,只要有条件都会将孩子送出去读书。”2015年,鹤峰已按新的政策资助贫困生10749人,资助金额1781.29万元,其中中央和省州补助资金1577.29万元、县级自筹资金204万元。
一些爱心企业,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也积极参与到精准扶贫中来。现在,李江接受湖北青翠源茶业有限公司的助学资助,每月500元;李洁接受鹤峰宇森木业有限公司的助学资助,每月600元。
儿女们即将毕业,不久便能参加工作赚钱了。“享福啊,国家政策好,要不是这些政策,我生活都艰难呐。”田秀英笑着对记者说。
田秀英以前在镇上学校打工,在食堂烧菜,每月能赚几百块钱。现在学校要求后勤人员年龄在50岁以下,而田秀英已经55岁了。几年前企业征地的补偿金,也用来供子女求学花完了。现在,田秀英家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发展养殖业。
鹤峰县经济开发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田鸿介绍,开发区依托工业园区,重点围绕产业扶贫做文章。产业扶贫单户奖补总额不超过2000元。新增种植茶叶,无偿给予茶苗、肥料扶持;新增种植中药材、花卉苗圃等,每亩奖补500元;新增种植商品蔬菜,每亩奖补300元;新增养殖能繁母猪一头奖补1000元,仔猪一头奖补200元;新增散养土鸡50只以上,每只鸡苗奖补5元;新增中蜂养殖,每群奖补100元;新增养羊3只以上,每只奖补200元。
田秀英家养了一头母猪,考虑到她家的特殊情况,今年县里一次性补贴了2000元。田秀英说,“一年下两窝仔,一窝能卖两三千。”
2015年全县贫困户中,7032户贫困户发展茶叶、烟叶等特色种植业17836亩,10354户贫困户养殖能繁母猪852头、育肥猪2.07万头、土鸡2.1万只、中蜂6067群、山羊5141只,发展产业的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县财政已安排3008.18万元资金发展产业,已下拨1008.18万元补助资金到乡镇,乡镇验收后通过“一卡通”直达农户,其中茶叶主导产业发展资金2000万元,由县茶叶局统一采购茶苗免费提供给贫困户。
除了发展产业,田秀英还可以去工厂就业。仅青翠源茶叶有限公司来说,2015年吸纳22个行政村95名贫困人员到公司就业,年均增收2.8万元,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
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企业爱心助贫……鹤峰县从多方位开展着精准扶贫工作。2015年底经县、乡评估验收,7145户20930人贫困对象达到脱贫标准,圆满完成州下达的6121户18407人减贫任务,为2017年实现“县摘帽、村出列、户销号”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内容时间:2016-04-1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