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恩施日报头版头条:深山攻坚显本色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4-26  编辑:陈亚丰

从省会到莽莽深山,从穿皮鞋到穿胶靴,从省森林公安局处长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驻村的800多个日日夜夜,他在扶贫一线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他就是省森林公安局政治处处长、驻鹤峰县中营镇白鹿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方靖。

愚公“尖刀班”——

肩膀“背”出“绿色银行”

2016年11月,原省林业厅派方靖来到鹤峰县中营镇白鹿村,担任白鹿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白鹿村终年云雾缭绕,湿度大,是猕猴桃生长的好地方。2015年底,省林业厅投资为该村建设100亩猕猴桃基地,同时扶持群众建设160亩猕猴桃基地。

创业之初,由于管理经验、种植技术不足和土地贫瘠等多方面原因,村里的猕猴桃长势较差,这让工作队非常焦急,许多贫困户更是大失所望。方靖刚接任工作队队长,就面临这样的困境。

白鹿村的猕猴桃基地在陡峭的黄仕岭和生田堡,坡度极大、土地贫瘠。看着基地稀稀拉拉的猕猴桃树,方靖向省林业部门领导提出基地改造设想,对猕猴桃基地进行土肥改造和苗木补植。

“说着容易做起难”,从请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专家和鹤峰林业局技术人员集中会诊、研究基地改造方案,到争取省林业厅资金支持,方靖在武汉鹤峰多次奔走。

为提高基地土壤肥力,工作队购买了60多车松土和肥料拉到基地地头,大家用背篓背进基地里面。山势陡峭,方靖和队员们肩膀勒出深深血痕,他几次险些连人带篓滑下山坡。凭着愚公移山的毅力,扶贫工作队和群众用了一个多月,硬是在石头缝里填出100多亩梯田。

如今,猕猴桃进入初产期,基地上猕猴桃苗壮叶茂,长势喜人,浓密的枝叶中钻出了饱满的花骨朵。

“三件宝”丈量大山——

工作做进百姓心坎里

“我不是省城来的干部,我是白鹿村村民。”这是方靖对自己的要求。

白鹿村地势起伏大。刚驻村时,有些地方的入户路正在修建,很多地方只能徒步入户,草帽、木棍、胶靴成了方靖进村入户的“三件宝”。清早,方靖走村入户拜访村民,了解产业发展和生活情况,天黑才能回驻地。

贫困户孔军的妻子张冬英摔伤了腰椎,因伤残级别没达到标准而没有进入低保,令孔军情绪很大。方靖和县扶贫办驻白鹿村第一书记苏万斌多次带着张冬英去县中心医院治疗,并掏钱帮她治病,解决家庭困难。感动之余,孔军拆掉旧房子,主动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和复垦。贫困户梅德军的妻子患红斑狼疮不能干重活,家里还有3个孩子读书。为帮扶他家脱贫,方靖联系一位企业家和他家结对帮扶,每学期资助孩子们3000元学费。贫困户谭杨太因为身体摔伤,儿女在外务工,家中劳动力缺乏,到了采茶季节,方靖就带领工作队员义务帮他采茶。

贫困户殷胜仲老两口都70多岁了,身体有病,劳动能力差。“尖刀班”依据政策,主动为他们办了低保。“‘尖刀班’办事就是公道,一心为老百姓着想,我们服他们、信他们!”殷胜仲老两口对“尖刀班”连连称赞。

而方靖患了牙病,却因长期驻村没有时间治疗,半边脸肿得老高。

一点点一滴滴,老百姓看在眼里。渐渐的,村里百姓把这位省里来的“客人”当成了“亲人”,大事小事都爱找他帮忙,从邻里之间闹小矛盾,到家庭生产大计,看病就医,方靖成了他们“信得过的人”。

浇“源头活水”——

扶贫扶到根上

帮扶干部忙得团团转,少数贫困群众却站在一边看。“干部干,群众看”“干部着急,群众不急”。

刚开始,白鹿村也有类似现象:村“两委”软弱无力、工作不在状态,有的村民甚至将无偿获得的扶贫物资售卖。

为鼓励贫困户动起来,方靖和工作队员下足了功夫。在多次走访贫困户后,方靖提出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发展机制,帮扶部门出大头,群众出小头,共同绑在产业发展链条上,用帮扶资金杠杆撬动千家万户的内生动力,实行“一户一策”,要发展什么老百姓自己说了算。这一举措,充分调动了贫困户积极性。

“以前我家就守着两三亩茶园望天收,一年到头忙几个月,大部分时间没事干,只能玩纸牌、搓麻将,不穷才怪。现在不一样了,我养鸡、养猪、养蜂,还种了猕猴桃,一天到晚干不完的活。”黄莫国道出大多数脱贫群众的心声。

贫困户洪家专先天性聋哑,在工作中两次左手骨折。命运一次次的捉弄,让这个家庭伤痕累累,也让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

为此,扶贫工作队指派一名干部对口帮扶洪家专一家,为他量身打造“脱贫计划”,给他家送去3只猪仔、210只鸡苗和150株猕猴桃树苗。看到养蜂效益后,洪家专主动投资1200元购买2箱中蜂,扶贫工作队资助他900元,并联系养蜂技术培训和产品销路。在扶贫工作队支持下,洪家专向亲戚朋友借了1万多元,在离白鹿村小瀑布不远的地方搭建了简易板房,开起了农家乐。

近日,方靖忙着向省里争取资金,好为村里建一座便民桥。据了解,这座桥建成后,中营镇5个村2000多个人出行更加便利。


内容时间:1900-01-01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