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木港镇青蛙养殖喜获丰收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4-23  编辑:陈亚丰

18日,春雨绵绵,木港镇泉波村还沉浸在浓厚的春节喜悦氛围里。

一阵阵青蛙的叫唤声,打破了村庄的沉静。村民陈承炽领着记者一行,循着蛙声,向泉波村青蛙养殖基地走去。

2017年,泉口村村委会在木港镇的扶持下,与62岁的贫困户陈承炽合作,建立了泉口村青蛙养殖基地。“村委会投资15万元,我个人投入资金5万元并负责用工费用。”陈承炽告诉记者,“政府扶贫资金的注入,让我的创业信心更足了!”

没走一会儿,大家到了青蛙养殖基地,一只只青蛙跳跃着互相嬉闹,让陈承炽喜上眉梢。“黑斑蛙养殖收益高,但是风险也极大,不少养殖户都是血本无归,有了政府的支持,去年,我打了翻身仗。”陈承炽说。

陈承炽扳着指头向大家算了一笔账,青蛙自去年七月份上市以来,以20元每斤的价格累计已卖出1500斤,收入3万元。目前基地还有4500斤等待卖出,预计收入9万元,加上自己留的下一年种苗价值7万元,第一年的收益合计可以达到19万。

当初怎么想着养殖青蛙?“泉波村青蛙养殖项目是经过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多次外出调研后提出的。”泉波村驻村第一书记方是军告诉记者,“黑斑蛙相较于普通青蛙肉质更鲜嫩、口感更加细腻,已有多家阳新连锁饭店前来订购,再加上市县两级工作队身边亲友同事前来购买,平均每天能卖出100斤左右。

“目前也有中间商大量收购,但是价格达不到我们的预期,所以现在还是以零售为主。”方是军说,销售相对比较缓慢,他们正在多方联系,希望能拓宽销售渠道,让黑斑蛙早日走上餐桌,尽快回笼资金,为今年扩大养殖规模提供资金与信心上的支撑。

陈承炽看着闹腾腾的青蛙,信心满满:勤劳肯定能致富。(石振华 周剡浪)


内容时间:2019-02-19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