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英山县石头咀镇下马头村电商服务站业主徐惠,一边忙着接单,一边把店里的货物发到朋友圈。她告诉笔者,入冬以来,生产于当地的油面、豆腐粑、腌鱼等产品特别俏销,每天的销售量达500公斤。
像徐惠经营的这样的电商服务站,遍布了英山县309个村。平日里,他们一手把当地盛产的茶叶、药材、蔬菜、鸡蛋、麻花等销售到四面八方,一手把外地的好货优品买进来,为全县农民架起了一道“互通”桥梁。
眼下,英山县的农村正是冬闲时节。可由于这些电商服务站的兴起,该县的农民冬闲也“闲”不起来,他们纷纷重拾老手艺,做油面、捏豆腐粑、灌肉偿、烫豆糕、腌鱼、熏腊肉,抢占年关岁末的节日市场,在网络上销售十分火爆。
该县红山镇张家畈村妇女汪幼君,冬季做油面,每天产量近50公斤,然后从村里的电商服务站销售,价格略高于当地市场,一季下来收入多达2万余元。该县石头咀镇居委会农民王义,是个残疾人,每逢年关时节,就加工手工麻花,通过附近的多家电商服务站销售,收入相当可观。
地处吴头楚尾的英山县,历史积淀深厚、文化底蕴丰富,这里农民紧紧抓住各种资源优势,加工制作各种道地纯真的年关“腊味”,线上推广销售、线下发展体验,有效地变冬闲为“冬忙”。石头咀镇大屋冲村妇女付淑青,兴奋地说:“还是电商好,把这些‘土掉渣’的东西‘卖现钱’,以后农村没有忙闲之分了。”
老手艺在新电商激活下,焕发了活力。英山县石头咀镇党委书记余峰深有感触地说:“‘腊味’在网上‘飘香’,说明我们又开辟了一条引领农民增收新途径。”
内容时间: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