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贴我家移民搬迁与土坯房改造金3.5万元,还鼓励我家种植白莲提高收入,今年生活可有好盼头了。”日前,广昌县驿前镇船坳村村民白国林说。今年,位于大山深处的船坳村被列为扶贫攻坚示范点,共有31户170多人采取异地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的办法,统一搬迁到集镇附近建新房,由政府部门负责实施好“三通一平”建设,并引导村民们发展白莲、肉牛养殖等特色产业致富。
船坳村只是该县实施苏区振兴与扶贫攻坚“共创·小康”工程中的一个例子。为加快农村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实现2020年与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该县计划在2014年至2018年连续五年在全县实施苏区振兴与扶贫攻坚“共创·小康”工程,以11个乡镇为主战场,以59个省级贫困村为攻坚重点,以4.4万贫困人口为重点帮扶对象,围绕生活扶贫和产业扶贫两大任务,加快农村土坯(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步伐,把广昌打造成全省扶贫攻坚的示范区,确保在2018年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为稳步推进扶贫攻坚“共创·小康”工程,该县出台了一揽子方案,县财政每年拿出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贫困村群众改善生活、发展生产。整合苏区振兴、扶贫攻坚、镇村联动三大资源,从政策支持、专项补助、金融信贷、技术培训等方面多管齐下,加大对贫困群众“输血”与“造血”帮扶力度,帮助其解决住房、道路、用电、用水和发展生产等民生问题,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组织全县上千名党员干部与贫困农户建立定对象、定政策、定措施、定责任、定目标的“五定”帮扶到户工作机制,为贫困户“量身定做”个性化脱贫致富路子。
据了解,今年该县将集中力量改造农村土坯(危)房1615户,解决安全饮水人口1.2万人,硬化农村道路70公里,建设一批中心村和整体改造村等。同时,通过推广“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特色产业扶贫模式,扶持引导贫困群众参与一项以上特色种养产业脱贫致富。
内容时间:2014-06-1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