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种出来的扶贫路 横峰县龙门畈乡发展特色农业
作者:谢华忠 黄园园   发布时间:2015-08-13  编辑:jiangshan

如何让贫困户认识到发展产业不是为政府争面子,而是为自己赚票子?横峰县龙门畈乡工作人员们上门为贫困户做思想工作,依据农户自身意愿,帮其选择合适的产业。目前,该乡已形成葡萄、药材、苗木、水稻制种、葛根、高产油茶、特色柚子、湖羊养殖、龙虾养殖等9个主打产业,基本做到“一村一品”。常言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对于如何解决资金问题,龙门畈乡联合银行部门开展“银农对接”,帮助农户免抵押、免担保从银行贷款,三年累计发放产业扶持直补350万元。并通过解决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问题,为贫困户脱贫之路清除“障碍”。

产业推介 农民自己点“菜单”

为了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该乡按照标准,根据事实,进村入户将扶贫开发户、扶贫低保户、纯低保户和五保户准确识别出来。他们上门给贫困户做思想工作,让贫困户认识到发展产业不是为政府争面子,而是为自己赚票子,只有自己想发展,政府才能帮助他们致富。

贫困户想发展,但常常因对各种产业的特征、市场、效益等不了解,不知道该种什么?为此,龙门畈乡坚持每年召开农业产业推介会,邀请县农业等相关部门与有种植意愿的贫困户面对面沟通交流,向他们宣传推介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的农业产业,宣传各种优惠政策,并现场解答农民担忧和困难,帮助农民选择合适的产业。”

钱家村部分村民靠种葡萄赚了钱,在2012年的全乡产业推介会上,钱宗福选择了种葡萄脱贫致富。于是,村党支部派出了葡萄种植能手与钱宗福结成帮扶对子,帮他选种苗、搭葡萄架,去年,他家的葡萄就开始挂果。又到一年葡萄成熟的季节,横峰县龙门畈乡钱家村54岁的钱宗福这几天总是笑眯眯的,他家4亩田葡萄长势喜人,产量可达8000余斤,刨去成本,能赚4万多元。钱宗福说:“要不是精准扶贫,我这‘贫困户’的帽子还得戴几年。”

用身边致富成功的产业,帮助扶贫对象脱贫致富,容易被接受。目前,全乡已形成葡萄、药材、苗木、水稻制种、葛根、高产油茶、特色柚子、湖羊养殖、龙虾养殖等9个主打产业,基本做到“一村一品”。

部门联动 集中力量清“障碍”

农民脱贫致富难,有的是缺启动资金,有的是受当地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影响。龙门畈乡整合各方资源,实行部门联动,集中力量为扶贫对象脱贫清理“障碍”。

资金是困扰贫困户发展生产的主要瓶颈之一,为解决这一难题,龙门畈乡党委主动找银行部门,开展“银农对接”,帮助农户免抵押、免担保从银行贷款。近三年来,仅信用社发放的涉农贷款累计就达4200万元。同时,县、乡加大了对农业产业的补贴,三年累计发放产业扶持直补350万元,有效解决农民资金难题。

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仅凭个人很难改变。为减少农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龙门畈乡党委、政府积极跑项争资,整合水利、农业、扶贫、农业开发、新农村、交通等项目,近三年累计投入1500余万元,新建排水渠15公里,机耕道8公里,维修改造干渠18公里;投入1000万元,新建道路38条,总里程35公里。钱家村600多亩水田地势较低,一到雨季就涝,村里葡萄产业难以发展。该乡自2012年以来,妥善安排涉农资金改造钱家村低产田,先后修建水渠8千米、改造机耕道5千米,使600多亩水田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改造后,钱家村葡萄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多亩,年产值达800万元。洋叶村实施基本农田改造后,成为全乡水稻制种和药材种植大村。

精准帮扶 齐心协力拔“穷根”

为让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到农业产业发展中去,龙门畈乡大力发展“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扶贫模式,实施扶贫“一拖三”工程,即鼓励种植大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求每名种植大户至少帮带三名贫困户,每名党员干部至少结对帮扶三名贫困户,引导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种植大户、党员干部在信息、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贫困户支持,贫困户可通过土地入股、到产业基地做工或直接参与种植等方式获取收益。为了发挥最大地发挥合作社的扶贫带动作用,龙门畈乡一方面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合作社发展到哪里,基层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另一方面加强了对合作社的考核,把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效果大小作为以奖代补的依据之一,从而激发大家齐心协力帮组贫困户脱贫致富。山口村农民刘国兴成立的山口兴业种养专业合作社,乡村干部帮组他流转土地,种植三红柚570多亩,湿地松、杉木林600多亩,带动当地180多民村民致富,其中贫困户52户。

近三年来,龙门畈乡新增合作社38家,总数达76家,带动新增葡萄种植面积1500亩,高产油茶2000余亩,药材2000余亩,特色柚1000余亩,湖羊养殖也初具规模,累计帮助3400余名贫困人员实现脱贫。


内容时间:2015-08-13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