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江西省赣州市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拔“穷根”,当地政府支持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展精准扶贫,通过开发金融产品和创新服务方式,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任务三年完成的目标。
兴国县高兴镇老营盘村是一个千年古村,地处偏远山区,全村580户人家有87户贫困户,全村贫困人口达到296人。村里的贫困户尹士洪一直想通过养牛多赚点收入,可由于没文化,又缺技术和资金,一直未能如愿。如今得益于当地实施地精准扶贫,在一些金融企业的帮扶下,很快尹士洪拿到了2万元的扶贫贴息资金,通过入股养牛合作社参与利润分红,同时还获得了一份养牛的固定工作。
挂点扶贫单位通过与贫困山村实现结对帮扶,不仅在教育、就业、技能等方面提供了金融帮扶,考虑到当地地质灾害频发,对接单位还为87户贫困户免费提供连续三年、总价值2550多万元的家庭财产保险转移灾害风险。
兴国县高兴镇党委副书记康汉林告诉记者,在这里的农村一些自然灾害比较频发,群众居住的条件靠近山里的比较多,很容易发生一些意外,现如今有了农房保险,万一发生自然灾害可以及时获赔保险金,让群众修复自己的家园,保障他们的安全。
为了帮助老营盘村彻底拔掉穷根,挂点扶贫单位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筹到了第一轮资金,建设1000平方米的贫困户专用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基地建成后,村里的贫困户都可免费领取两头肉牛养殖,并赠送三年的肉牛养殖保险,让贫困群众找到一条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主要是考虑到是今年脱贫之后,三年、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持续造血功能,利用保险的特性,解决他们在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太平财险江西党委书记皮利伟表示,提供这方面的抵御风险的保障,能够使贫困户不但敢养,放心养,而且一定养有所得,达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兴国县高兴镇老营盘村的成功经验,让当地政府看到了一条金融扶贫的好办法。为了进一步实现“造血”扶贫,赣州市创新金融扶贫内容,撬动金融信贷资源向贫困户倾斜,破除贫困户无抵押无担保的瓶颈,采取贷款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现金直补、产业保险等多种方式,创新“油茶贷”、“移民搬迁贷”、农房抵押贷款等模式,帮助贫困户解决融资难问题。
从今年5月开始,由赣州市会昌县政府提供5万元贴息扶贫资金,当地1300多户贫困户加入农业合作社,一起入股当地龙头企业,每年稳当当地就可以获得分红收入。
江西省会昌县扶贫和移民办公室主任李卫明告诉记者,村民贷到的款可以投资自身项目,同时也能投资到相关的龙头企业去,通过入股分红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帮助本地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最终就能带动整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今年3月,赣州市在江西省率先创新推出“产业扶贫信贷通”,以1:8的杠杆比例撬动80亿产业扶贫信贷资金。目前,江西赣州市金融扶贫贷款额突破143.68亿元。在金融扶贫造血效应的助力下,赣州市预计今年可实现26.4万贫困人口脱贫、107个贫困村退出。
内容时间:2016-11-1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