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一个偏远山村的致富蝶变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6-12  编辑:曹亮亮

       祁禄山镇永背村位于该镇南部,南与安远县交界,是我县一个偏远山村。短短数年间,该村结合实际,积极抓好产业、就业“两业”,从全镇的“穷村”、“落后村”成为脱贫攻坚“样板村”、“先进村”,实现了偏远山村的致富蝶变。

       永背村共有532人,其中贫困户有21户共83人。养蜂是该村的一大主导产业,全村户均养蜂超过5箱的就有40多户。该村通过合作社入股方式,带动村民发展养蜂产业,吸引了30多户蜂农参加,其中贫困户21户全部参与,共养殖蜜蜂180余箱。该村村民袁红春是一名养了7年蜜蜂的“老蜂农”,2018年开始,他利用淘宝、微商等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使销量翻番,个人年收入就增加了1万多元。现如今,袁红春负责合作社,并帮其他村民以及贫困户销售,使全村养蜜产业逐年做大。

       在“两业”扶贫过程中,该村还抓住“精准”二字,将贫困户分为3个不同档次进行帮扶。对于有劳动能力、不愿外出的家庭,引导到县工业园区务工;针对有大病的或具备劳动力的残疾人,开放保洁员、图书管理员、生态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或者重病患者,通过兜底保障他们脱贫。其中,对60岁以上独居独户老人或因病、因残无劳动力的家庭,从光伏发电产值中,拿出一定的收益对其进行利益分红。

       此外,该村还全面拓宽贫困户致富渠道,推进产业发展。该村积极协调沟通并在有关部门的帮扶下,新修生产道路3.7公里,组织种植养殖产业技术培训6次,参加人次共200多人,为村民解决了出行和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截至2018年底,永背村共脱贫11户,46人。


内容时间:2019-05-17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