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通榆科技小院助推乡村振兴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2-06  编辑:曹亮亮

说起扶贫科技小院,通榆县边昭镇五井子村的韩孝先乐得合不拢嘴。勤劳淳朴的韩孝先受长期慢性病的折磨,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负债累累。为了缓解生活的窘迫,韩孝先忍着病痛,每天在地里挥汗如雨,可是沿用了几十年的耕作方法不仅没能增收增产,反而使产量越来越低,一时间经济压力、健康威胁让韩孝先灰心丧气。通榆县科技小院杂粮杂豆协会负责人在调研过程中知道了韩孝先的情况,主动找到韩孝先,提出了以韩孝先家的土地为示范田,由科技小院提供技术支持,由杂粮杂豆协会提供新型作物品种、健康肥料,并进行保底收购,帮助韩孝先增收、脱贫、致富。由无计可施、半信半疑,到“死马当作活马医”,经过了数日的思虑,韩孝先决定赌一把、试试看。科技小院和杂粮杂豆协会没有让他失望,从春种到秋收,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的专业团队无数次的往来于田间,采集土壤样本、合理确定肥量、观察作物长势等,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韩孝先的玉米地产量达到了21700斤,竟是去年的一倍之多。实实在在的数字让韩孝先和五井子村的村民们意识到了科技小院的神奇力量。

作为吉林省优秀科技协会,科技小院杂粮杂豆协会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加致力于助力精准扶贫。2016年起,通榆县政府为高校、涉农企业、包保单位的沟通搭建模式,杂粮杂豆协会与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通力合作,成立了建立在生产一线(农村、企业)的集农民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技服务平台——科技小院,探索出了一条以党建引领地方精准扶贫的双赢之道,夯实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基础。

“政府+大学+帮扶单位+涉农企业+种植大户+普通农民”的模式以边昭镇五井子村为试点推开后的第一个金秋时节,就实现了一大批贫困户的作物产量增产一倍有余,扶贫科技小院的金字招牌自此正式打响。 

五年来,通榆县政府联合科技小院共选出21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将“高产、高效”示范田建在贫困户地里,研发、繁育适合盐碱地的品种,带动种植结构调整,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共建成示范田2.1万亩,覆盖全县16个乡镇172个行政村的600多个自然屯。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杂粮产业链一体化示范”项目由此起步,2020年10月,由通榆县人民政府主导的通榆县杂粮杂豆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园区启动建设,预计到2025年末,全县杂粮杂豆播种面积达到245万亩,产量达到50万吨,产值达到18亿元。全县杂粮杂豆专业村达到50个,开发杂粮杂豆新产品5-10个。



内容时间:2021-11-12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