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下马关镇按照县委和政府决策部署,扎实开展秋季农田水利建设,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河道整治、秋季义务植树、涂红刷白、秸秆打捆、残膜回收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确保乡村振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为下马关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
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政府镇长任副组长,班子成员、相关站所负责人和各村党组织书记为成员的秋季农田水利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2次党委会和3次镇村干部会议,对全镇秋季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推动工作落实。
二、细化工作措施,推动工作落实
一是人居环境整治再发力,美丽乡村展“新颜”。坚持示范引领,以打造南安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村、新园村闽宁协作示范村为契机,以农厕改造、垃圾清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以点带面,带动其他各村全面实施三堆、拆危旧、治违建、除杂草等整治措施,发动公益岗、护林员对各自范围内村组道路、树木进行全面管护,建立区域到村、片区到社、庭院到户、责任到人的人居环境综合常态化整治机制,组建工作专班对全镇各村人居环境进行全面督导,通过一整、一治实现 “一时美”向“长久美”转变。二是农田水利建设再提速,特色农业亮“名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组织各村村“两委”班子成员、护林员、志愿者认真开展今秋义务植树工作,进一步提高全镇森林覆盖面积;同时对S202绿色生态长廊的树木进行修剪和涂红刷白,进一步加大现有树木的管护力度,确保生态建设工作落实落细落地。组织辖区内的种植户、种植企业、种植合作社对秋收后田地里的秸秆打捆、残膜回收,土地翻耕,进一步降低土壤污染、增强耕地地力保护,打造下马关富硒枸杞、芦笋、菌菇、小杂粮、麒麟西瓜等绿色农业新“名片”。三是河道整治再加强,生态屏障绘“画卷”。按照“一河一策”要求,对辖区内3条河道进行排摸,找准河道、河岸存在的问题症结,实施集中治理,通过“清四乱”等专项行动,河道“脏、乱、堵”现象有了显著改观。采取定期检查、日常抽查的方式,对各河段进行督查考核,对巡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督促各村级河长及时整改,直到销号。同时,建立村级河长巡河通报机制,通报村级河长巡河频次,对工作开展不力、管护不到位、巡河通使用滞后的村级河长进行通报批评,确保河道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强化网格管理,确保工作成效
对辖区内的街道、道路、村庄、河道等镇属区域通过定责、定人、定时、定岗,实施网格化管理,全镇共划分254个网格,配备170名专职网格员、84名兼职网格员,对责任区域内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生产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引导群众及时清理房前屋后的“三堆”,规范处理建筑垃圾和农业生产垃圾。下马关镇秋季农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拉网式、全覆盖”的督查方式,对各村人居环境整治、河道整治、生态建设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指出短板弱项以及存在的问题,督促责任单位按时完成整改,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下一步,下马关镇将按照县委和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群众的事群众办,突出村民自治,以村民理事会为抓手,建立乡村振兴“智囊团”“土专家库”,建立秋季农田水利建设长效机制,谱写下马关镇乡村振兴 “新篇章”。
内容时间:202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