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新添堡村添“新宝” 大通县村级扶贫项目惠民生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2-21  编辑:陈亚丰

走进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村级34.2兆瓦光伏扶贫项目现场,9万余块横竖成行的光伏发电板整齐地排列着,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项目位于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长宁镇新添堡村,属于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下达的“十三五”第一批村级光伏扶贫项目,这也是继湟中县、湟源县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投运之后,最后一个由国网西宁供电公司负责建设的工程。至此,西宁市“十三五”第一批75.4兆瓦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及配套电网工程全部建成投运。据悉,该工程地区年均日照时数为2400至3300小时之间,日照率为65%,极利太阳能发电。

村民鲍盛勇说:“村里的这些个红板板,是帮助我们脱贫的‘宝贝’,我们真心感谢这些电力工人呢!”

时间就是金钱

因项目地点地形复杂,不仅需要钻越高铁、高速公路,还路过两处排洪渠和一片林地以及部分村民的耕地。为了不影响高铁和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国网西宁供电公司联合设计公司,在青藏铁路公司对地形的规划下设计出一个钻越方案:在距高铁、高速公路18米处的地方,垂直地面人工开挖一个深2米,长、宽4米的电缆井,再在地下两米深处平行于地面挖出一个长60米左右,长、宽4米的电缆埋管,用电缆铺设机铺设电缆。

钻越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需路过两处排洪渠,由于排洪渠不能被破坏,电缆埋管不可直接钻越,变电项目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排洪渠底下人工掏出挖一个长2.2米、宽0.7米、高1.5米的电缆排管黄土构成的沟道,仅能容一人将身弯成90度才能艰难的进入。据变电项目部技术组专责副班长郭琪介绍,这样的沟道一共有两个,需要四个人轮流挖三天才能挖通,因为上面就是排洪渠,怕机器挖洞会损坏排洪渠,只能选择人工开挖,一整天挖下来四个人腰酸背痛,但为了不耽误工期第二天还得忍痛继续,因为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金钱。

困难打不倒国网人

工程本身时间紧、任务重,却又偏逢雨季。“施工的时候最怕遇上雨天,除了干等着什么也做不了,那滋味,就像猫抓在心上——磨人的很!”望着连绵不断的大雨,变电项目部技术组专责副班长郭琪郭副班长说。

6月初,工程进入了攻坚期,接连3天的大雨却让众人一筹莫展,到了第四天18时余分,天空终于放晴,郭副班长立马集结人手开始准备做接线测试,“有时连饭都顾不得吃上一口,经常是馒头和咸菜就着开水随便对付一下,又开始继续干活。当时那种情况下,谁都没叫苦叫累过,大家伙只有一个目标:早日建成、早日投运,让相邻百姓能早日获益!”

除此之外,职工们只能冒雨人工运送材料,地面泥泞湿滑,稍不注意脚底打滑可能就会摔倒,一趟两趟三趟的来回运送,直到把货车上的材料全部运完才能停下来休息片刻,身上的工作服全被都被淋湿。大通县扶贫办主任包元太对郭副班长说:“尽管光伏扶贫项目需要攻坚各种困难,但仍然打不倒国网公司参与扶贫项目的职工们,你们真是好样的!”

“绿色环保型”施工

为了电缆铺设完毕后可以让村民继续在自家的耕地上耕种,施工单位在电缆铺设完毕后,将地下挖出的石子全部清理干净,把之前挖出的土进行回填,还另外购买了2000方左右的黄土覆盖在上面进行“换田”,如此一来挖过的耕地就像之前那样又恢复了生机,村民们看到自己的田地又完好无损的“回到”自己身边,欣喜之余还不由的夸赞道:“你们这个工程还是个‘绿色环保型’工程嘞!”

“感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不断推进光伏扶贫工作,职工们辛勤的付出与汗水,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同时也为大通县光伏扶贫村民从今往后可以享受绿色能源而感到高兴。”包元太说。

近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输血”与“造血”并举,“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因户制宜、一户一策”等方案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为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用实际行动为脱贫攻坚尽一份责、献一份力,“照亮”村民扶贫致富路。昔日的穷乡僻壤,如今洒满了阳光和希望,光伏扶贫,托起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梦想。(通讯员 杨硕 张文静)

内容时间:2019-07-05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