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都兰县坚决担负起“巩固清零成果、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使命,按照“底线再筑牢、重点再聚焦、内涵再丰富”的总体要求,以“钉钉子”的精神和“绣花”的功夫,聚全民之心、举全县之力,全面巩固脱贫清零成果,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成立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任“双指挥长”将精准扶贫作为重中之重,专题安排、全力推进。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县、乡、村三级书记一起抓,切实加强扶贫重点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的作用,推进村级阵地规范化建设,严格村级党组织党内生活,督促落实“421工作法”、民事代办、村“两委”班子轮流坐班等制度,健全完善服务群众新机制,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坚持专项扶贫、强化行业扶贫、丰富社会扶贫、对接援青扶贫,形成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四位一体”的扶贫格局。
二、强化制度建设,明确工作任务
制定实施《都兰县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八个一批行动计划》《十个行业专项扶贫方案》等文件,明确联点领导、联村单位、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班子成员职责及脱贫目标任务。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与各乡镇指挥部、“八个一批”和“十个行业”部门之间,各乡镇指挥部与各村支部、村委、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之间,县委组织部与第一书记之间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廉洁扶贫责任书》和《脱贫攻坚军令状》,真正做到传导压力、理清责任、明确目标。建立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管理、资金管理、督导督查、“一书三函一信”等19项制度,为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奠定制度基础。
三、强化帮扶力度,凝聚攻坚合力
实行州级领导包“战区”,县级干部联乡村,副科以上干部联贫困户制度,省州驻县单位、全县各部门、县内企业分别结对帮扶43个贫困村,实现贫困户、贫困村联点帮扶全覆盖。各帮扶联点单位、企业结合村情实际制定脱贫计划,争取资金项目,集中解决贫困村基础设施短板和贫困户重点难点问题,形成多方联动帮扶、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协调43个贫困村与扶贫开发关联度高、扶贫对象参与面广的企业或合作社,共建“企村联动”模式,达到“双赢”的局面。开展贫困户“互帮”活动,从有劳动能力但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户中确定帮扶责任人54人,结对帮扶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54户。
四、强化设施建设,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
把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与脱贫群众、贫困“边缘户”巩固提升结合起来,坚持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两手抓”,使全县村庄公共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乡村环境卫生更加整洁。截至目前,四个省定的高原美丽乡村道路硬化率达100%,安装太阳能路灯2691盏,村庄亮化率达100%;自来水入户率达100%,4个省定的建设村已全部建设村级的综合服务中心、群众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均能正常投入使用。其余30个建设村重点开展“三清”“五改”“治六乱”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整治,共计新建房屋832套、大门2274樘、新建围墙65831延米、水厕467座、旱厕62座、抹灰改造16326.81延米、粉刷改造1457.51延米。
五、强化住房保障,夯实脱贫成果
按照“让最困难群众先享受、让最危险房屋先解决”的原则,2017年完成农牧区危旧房改造任务350户,其中建档立卡户28户,落实补助资金875万元。同时,对全县农牧民危旧房进行全方位普查,重点对五保户、低保户和其他农村贫困户住房现状进行摸底,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危房信息比对核实,帮助贫困群众实现“挪穷窝、拔穷根、换穷貌”,为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内容时间:2018-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