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青海刚察:特色产业加美丽乡村扛起扶贫攻坚任务大旗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4-08  编辑:王怡

新华网西宁5月11日电(李贵东)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海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青海湖北岸,是一个沿湖建起,发展的县城。作为一个纯牧区单一经济发展的地区,帮扶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工作实为艰难。

刚察县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州脱贫攻坚工作部署,锁定1234的总体目标,强力整合集聚各类扶贫资源要素,全力以赴狠抓脱贫攻坚工作,尤其是在产业园区建设投资和美丽乡村建设上投入重金,真正在生活上物质上帮助牧区民众脱贫,过上好日子。

放牧人终成草原“美容师”

一辆摩托车在刚察县刚察贡麻村的公路上缓缓驶过,每走几公里车都会停下来。来自刚察贡麻村的村民才项吉在路边时而弯腰时而快步,在路旁找着垃圾,并把它们集中放在大袋子里,如今她不仅是村里的一名贫困户,也是一位草原的“美容师”。“每天我的任务是清扫村里10多公里的村道,并将垃圾运到村里的集中转运站。”她说。

据刚察县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尕玛才旦介绍,创建生态保洁扶贫模式是结合刚察牧区实际打造的。近年来为加快推进“创建国家级卫生城镇”、“全域”无垃圾示范区,和打造国家4A景区为目标,以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全面长效治理和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为重点,在每个贫困村配备了10名保洁员,落实资金154.8万元。

“现在每个月我都能领到600块钱的工资,以前我只会放牧,也没有固定的收入。农民就是靠天吃饭,天气好了,草长的肥,牛羊长的好,我们就多挣一点。但现在不同了,我们有了固定的工资,生活也好了。我从小在草原长大,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让草原变得更好,我非常高兴!”刚察贡麻村村民扎西才让说。

在偏远的青海牧区,大多数牧民都是靠放牧为生,年收入甚微。一旦发生旱灾,草场退化沙化或是其他的自然灾害,则就是给牧民们带来了灾难。而生态保洁队伍的成立,在增加牧民收入的同时,也保护了牧区的生态坏境免遭破坏,实现了农牧区生活垃圾全面长效治理和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以及稳定实现脱贫,达到“三赢”。

特色产业园助力攻坚脱贫

在刚察县扶贫产业试验示范园区的厂房里,沙流河乡的村民才让卓玛正在急促的踏着缝纫机的脚蹬,她一手按着缝布,一手看着引线,不一会一条半成的牛毛衫就摆放在她的工作台上了。“我在这已经快两年了,主要负责牛绒的缝制加工工作,在这里按绩效领取当月的工资,我要是坚持不请假就能挣2700块钱了”她腼腆的说。

作为沙柳沟乡刚察贡麻村的村民,从草原放牧到如今的工厂职员,她说自己很感谢党和政府的扶贫好政策,也感谢刚察县委的照顾和帮助。现在每逢周日放假她都会去学校接女儿一起回家。“女儿现在还在读书,我想为她提供好的条件,让她享受好的教育。”才让卓玛说。

如今的刚察其产业示范园内入驻企业不断增加,产业化扶贫效果不断明显,劳动力转移不断扩大。截止目前,园区内部已建成生态畜牧核心区、藏城民俗风情示范园和5处羔羊产业基地、8处牦牛奶源基地、1处草原牧鸡基地,为刚察特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完)

内容时间:2017-08-0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