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格尔木市多措并举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7-06  编辑:曹亮亮

       近年来,格尔木市紧紧围绕建设“中国西部最具吸引力的黄金旅游目的地”总目标,积极构建“一纵一横两点两环”格尔木全域旅游布局,深入实施“旅游全域化”战略,着力构建“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旅游业发展新模式,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到2020年,力争实现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680万人(次),年均增长17%;旅游总收入突破60亿元,年均增长25%;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达到7%。

       一、旅游产品全域覆盖。积极推进察尔汗盐湖、野牛谷风景名胜区、318自驾车营地等8大引擎项目,使格尔木由过境游向旅游目的地转变。积极打造天路国际生态旅游带、昆仑文化体验、玉珠峰登山探险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线路产品体系。全面推动旅游景区提档升级,积极创建察尔汗盐湖、昆仑山世界地质博物馆、318自驾车营地、丝路国际汽车公园、新区文旅城5个4A级旅游景区。到2022年,力争全市新增2至3个国家4A级景区、3至4个3A级景区。积极推进唐古拉山长江源头生态第一镇、大格勒杞红小镇、察尔汗生态旅游小镇、金鱼湖民族风情园、乌图美仁乡新能源小镇等一批特色旅游小镇建设,发展乡村休闲、农事体验、农(牧)家乐等乡村旅游产品。大力扶持全季、全时旅游项目,着力发展冬季旅游项目,重点推出一批冰雪、徒步等旅游产品和民俗、节庆活动。

       二、旅游服务全域提升。着力完善景区与高速公路有效衔接的旅游公路网,加快西王母瑶池至格芒公路、303省道至315国道(乌图美仁至水上雅丹)、南山口至无极龙凤宫(瑶池旅游公路)等旅游公路建设。争取开通西宁至格尔木旅游专列,加密机场航班,连接拉萨、温州、杭州、北京、成都、西安、郑州等城市。深入推进“厕所革命”,至2020年全市完成旅游厕所42座,实现旅游厕所“数量充足、质量达标、管理有序、全域覆盖”的目标。加快市游客服务中心、瑶池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在城市、3A级以上景区、旅游特色小镇以及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游客聚集区规划建设游客咨询服务中心(服务站),在旅游交通线路沿线新建和改造提升一批游客休息站点,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旅游集散与咨询服务体系。加快打造特色小镇美食街区、传统小吃街区,做大旅游餐饮市场。力争到2020年,新增1家五星级酒店、新增2家四星级和3家三星级饭店,引进国内外连锁酒店、文化主题酒店,发展一批精品客栈和乡村民宿。加快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构建集旅游咨询、电子导游、电子地图、导航、VR旅游、餐饮、住宿、购物、网上支付、交流分享等于一体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

       三、旅游产业全域融合。加快推动旅游与现代农牧业、工业、文化、体育等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精品农业、特色农业相融合,大力发展农(牧)家乐、果蔬采摘、农活体验、农事节庆、乡村摄影、乡村民宿等新型业态。依托察尔汗盐湖、光伏产业园等工业企业,培育以参观、体验、创意为核心的新兴工业旅游点,开发集参观、体验、娱乐、科普于一体的工业旅游产品。在博物馆、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场所开展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展示销售、旅游景区及旅游项目推介等活动。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演艺产业,推进新区文旅城、文化产业园等文旅融合项目建设。依托玉珠峰登山基地、昆仑峰会等开展登山、攀岩、沙漠越野、徒步骑行、山地自行车等体育运动旅游。开辟康养旅游线路,研发推广枸杞养生饮品、藜麦食品、盐枕等系列保健品。依托盐湖、温泉等资源,开发盐理疗、温泉养生等度假旅游线路产品,打造“高原疗养基地”。依托丝绸之路、风光能电源、雅丹地貌等优势资源,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会及高校学子参观、见习等活动,创建研学旅游教育基地。至2020年,力争创建1处省级以上研学旅游教育基地。

       四、旅游市场主体全域壮大。鼓励各类市场主体通过资源整合、改革重组、收购兼并、线上线下融合等方式投资旅游业,促进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培育和引进有竞争力的旅游骨干企业和大型旅游集团,促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落实中小旅游企业扶持政策,引导其向专业、精品、特色、创新方向发展,形成以旅游骨干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促进旅游企业集团化建设,培育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大力支持景区企业、餐饮企业、在线旅游供应商等大型旅游企业通过股票上市、境外收购、兼并重组、合资合作等途径实现集团化发展。加大政府主导旅游企业重组力度,通过餐饮、景区、旅行社、汽车公司等企业的合资合作,组建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五、旅游客源市场全域拓展。加强推进与周边省份和县市的区域联动,树立大旅游意识,整合优势资源,加强与拉萨、敦煌、西宁、兰州、西安等周边城市以及旅游客源地城市的区域合作,通过结成友好城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互送游客等方式,加强区域间合作共赢、共享互利。充分利用好对口支援机制,以援青省市为突破口,以双边客源互动协作作为主要形式,在旅游项目策划、客源互送、智力援青、项目资金援助、宣传促销援青等方面建立互利共赢的旅游产业援青新模式。强化旅游营销宣传,统筹城市旅游形象宣传推广,对“云上格尔木·玉出昆仑山”城市旅游品牌整体形象进行统一宣传,形成全域旅游宣传合力。

       六、旅游市场监管全域强化。建立全域旅游市场监管体制机制,发挥旅游综合监管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加大旅游市场监管力度,加强部门间协作联动,坚持惩防并举,积极开展联合执法,坚决查处非法经营旅游业务、强迫消费、不合理底价、虚假广告、导游司机不诚信经营服务等行为,净化旅游环境。积极倡导旅游从业人员诚信守法经营,建立旅游企业、导游人员诚信档案。组织成立旅游行业协会,提高行业自律水平。充分发挥旅游者、社会公众及新闻媒体的监督和引导作用,促进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积极倡导文明旅游,建立“游客不文明行为黑名单”制度,营造快乐、安全、文明的旅游氛围。


内容时间:2019-04-09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