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雪中送技迎丰年 脱贫致富奔振兴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5-14  编辑:武瑞

       “瑞雪兆丰年,春风传喜讯。纷纷扬扬的大雪如约而至,满天飞舞的雪花像一群快乐的小精灵飘飘起舞,一排排整整齐齐的雪人,为春初的当顺增添了一份喜悦,定睛一看,原来那是雪下聚精会神听技能培训课的人,一动不动,仿佛忘记了雪天的寒冷。

       为切实提高贫困农牧民就业能力水平,全力促进贫困农牧民就业,实现脱贫增收,全力助推乡村振兴。近日,由尖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就业服务局承办,当顺乡党委政府、黄南州香巴拉职业培训学校、青海锦宏饭店业培训学校主办的2019年尖扎县当顺乡香干村拉面培训班、拉德村泥瓦工培训班相继开班。

       当顺乡隶属半农半牧浅脑山区,是一个深度贫困乡,各村居住分散。由于受到地域、气候等条件的制约,加之农牧民群众整体教育和汉语言文化水平低,只能从事传统农业,靠天吃饭,且道路路况差,出行不畅,增收困难。乡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富人要富脑,扶贫先扶智,上百年来一直沿用的耕作方式和生产观念,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的生产生活需求,彻底改变贫困面貌是必然要求。为此乡党委、政府以“思想引导,技能培训”为抓手,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不等不靠、苦干实干的思想,协调上级就业部门,征求群众意见,科学规划培训课程,将能力提升摆在首位,紧紧围绕“致富、振兴、环保、和谐”的理念,大胆谋划,大胆实践。致力于致富能手培训就业,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全富。自2014年初起,当顺乡高度重视农牧民劳动技能培训工作,每年组织4期劳动技能培训,参加就业培训人数达300余人。

       “以前但凡有什么活动, 乡政府很早就通知村民,但是按时到来的人寥寥无几,现在不一样了,村里能来的人都来了,还带着笔记本,密密麻麻的写了很多,现在政策好了,我们老百姓也跟着动起来了”香干村村民尕藏激动地说。无农不稳、无工不福,无商不活。在春播工作完成后,各村农牧民纷纷投入到劳动技能培训中,内生动力十足,各个班次人数较往年均有所增长。乡党委、政府,时刻关注培训动态,积极衔接授课老师,传述村民诉求,规划好课程,实践好培训,结合乡情实际积极建言献策,真正将劳动技能培训转化为劳动技能转型,进一步推动村民由“要我富”向“我要富”转变,为乡村振兴储备后备人才。

       创新方式,推动培训实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此次技能培训授课老师有丰富的知识贮藏和教学经验,通过实际操作,对技巧、注意事项进行了生动细致的讲解,并将培训内容翻译成藏文,汇编成册,促进参训村民对培训内容的吸收,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前我自己跟着师傅学过拉面,虽然师傅经验丰富,但是教授表达不清楚,自己也不知道怎样真正学好,而这次的拉面培训班,老师先讲课示范,我们学员再实践操作,过程中老师给我们指导,这样的结构很适合我们,很快就掌握了技艺技巧,虽然现在粗细程度掌握的还不是很好,但相信在努力后一定会变好的”香干村村民扎西在培训班上说。

       各个培训班次时刻牢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培训中勤俭节约,毫不浪费,积极做好擦洗“善后”工作,真正将发展理念融入到每一件小事,为当顺乡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同时,加入了提问讨论环节,每个人都将自己独到的见解分享出来,充分体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精神。“据了解,拉面师傅在西北地区的月薪在5000元左右,在北上广等地区的月薪在7000元左右;泥瓦工在本地一天薪资为300元左右,若能真正将技能弄懂弄通,保守估计年收入可达5万元,脱贫致富也将不再是大问题”当顺乡乡长李毅春信心满满地谈到。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在县就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当顺乡将牢牢抓住农村改革发展机遇,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和培训机制,主动出击,主动作为,从农牧民群众最迫切最现实最直接的需求入手,借力自身资源,以劳动技能培训为载体,以农民长期得实惠为导向,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助推乡村振兴。


内容时间:2019-03-14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