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西州始终把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冷湖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优质的暗夜星空资源,积极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清华大学等科研单位和高校合作,开展天文台址资源考察、观测选址、科技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推动国家、省州关于天文观测基地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到位,为冷湖打造世界级天文观测基地奠定坚实基础。
一、以科学规划为引领,绘制天文观测基地蓝图。坚持规划先行,综合考虑天文观测基地长远发展的可持续性,留足后续更高水平天文大科学装置的发展空间,精心谋划、群策群力,编制完成《冷湖天文观测基地修建性方案》。对赛什腾山天文观测基地二期、三期发展规划的总体空间进行分析、规划、布局,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编制《冷湖天文观测基地总体发展规划》《冷湖天文科技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冷湖火星小镇特色小镇建设规划》等,邀请国家天文台、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地质和地球所、中国建筑设计院等院士、知名专家召开冷湖天文观测基地规划路径研讨会,积极征询各单位意见建议并修改完善,为高位推动冷湖天文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二、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助推天文观测基地建设。坚持把科技核心作为天文观测基地建设的基础,集中精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全力确保各项望远镜项目取得实效。成功举办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启动仪式,签约落地SONG望远镜项目、西华师范大学与国家天文台联合实施的50Bin望远镜搬迁项目、紫金山天文台实施的多应用巡天望远镜阵MASTA项目等8个天文望远镜项目,总投资约19亿元,其中7个项目25个望远镜正在建设当中,开工项目投资6亿元,中国首台地基行星望远镜正式落地,开启中国自主市地基行星探测和研究的新篇章;清华大学6.5米望远镜项目总投资13亿元,目前正在开展进一步选址、望远镜主体设计等前期工作。
三、以优化服务为重点,夯实天文观测基地基础。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完善天文观测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短板和不足,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投资8000万元,建设冷湖天文台观测基地专用公路,已于8月全线通车。完成冷湖天文观测基地40公里35千伏杆路架设和变电站建设,完成环境监测点10千伏线路立杆和线路铺设,预计11月底完工通电。冷湖天文观测基地环境气象监测点基础设施(供水)项目,已完成管道开挖10公里、管道焊5公里;同时为便于观测基地国家天文台观测点和紫金山天文台观测点数据的采集上传,开通2条光纤互联网专线提供网络保障。
四、以政策落实为保障,强化科技创新组织保障。认真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有关加快推进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成立冷湖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管委会,确定冷湖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管委会机构性质、隶属关系、内设机构、业务范围等具体方案,向省编办上报《关于成立冷湖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的请示》。充实工作力量,州科技局、茫崖市相关部门及冷湖镇选派7名人员组建天文观测基地建设工作专班,多次召开领导小组和筹建工作会议,制定详细的任务分工,做到责任到岗、责任到人,为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内容时间:202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