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依托当地优美的乡村田园风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构建“产业拓展、环境改善、农民增收、城乡和谐”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把“帮眼前”与“扶长远”结合起来,让贫困群众在旅游产业实践中强能力、树信心、鼓钱包。
这些天,民和县古鄯镇山庄村的七里花海景区里,新开辟的旅游区域正在进行铺装。负责施工的是当地村民,有不少还是村里的贫困户,毛财云就是其中一位,来景区之前,他常年在外打工。
2017年2月,七里花海景区投资建设,毛财云将自家土地流转进来,和妻子在景区找到了稳定工作。从最初植树、浇水,到成为景区人事管理员,他说,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贫困户的“逆袭”。
海东市民和县古鄯镇山庄村村民毛财云:我一个月3500元,加上媳妇干保洁的话是2000元,一个月收入5000元钱,一年也挣个5万多6万元块钱,我挺满意的。再准备今年打一年工,明年打一年工,开个餐饮业。
古鄯镇山庄村全村214户,有71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七里花海景区开发建设后,山庄村便走上了“企业+景区+贫困户”的旅游助力脱贫路,全村近66.67公顷的土地流转费成为当地群众稳定增收的途径之一。
海东市民和县七里花海景区负责人付成才:现有19户贫困户已经纳入景区长期务工,一般农户60多户。等我们这个景区发展起来之后,能带动和提供我们山庄附近160个岗位和发展50家农家乐。
作为山庄村的龙头企业,姹紫嫣红的七里花海,不仅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道靓丽风景,更成为旅游脱贫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
海东市民和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何晓云:通过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重点在推进龙头企业+,经营主体+、能人大户+等“N+1”模式上精准用力,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双提升。
从青海东大门来到彩虹故乡,在互助县东和乡麻吉村,“花海经济”与乡村旅游也结出“美丽”硕果。这里的“油嘴湾花海农庄”,已成为当地依托乡村田园风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走向脱贫的成功模式。
海东市互助县东和乡乡长郑青善:东和乡麻吉村于2017年整体脱贫,为了巩固精准扶贫成果,政府投资4000万元用于麻吉村油嘴湾基础设施建设,我们发展乡村旅游,让老百姓从中受益。
公司牵头,合作社组织实施,村民以土地、资金、宅基地等方式入股,2017年,“油嘴湾花海农庄”一期项目建设完成。开园70天,累计接待省内外游客6万人,实现景区门票、农家乐餐饮、农副产品销售等综合收入近90万元,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60多户,户均增收1万元,其中贫困户增收8000多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优美的乡村田园好风光,带来了好“钱”景。
海东市互助县扶贫开发局局长朱安金:两年来,全县接待游客69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8亿元,带动1268户3106名贫困群众,直接或者间接的实现户均增收2600元以上。
精耕田园,大地流金。2018年,海东市投资5400万元,开工实施18个村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将惠及680户2400名贫困人口。
海东市扶贫开发局副局长石建军:重点围绕我们海东市的旅游资源,发展一些花海、农家乐、藏家乐,还有撒拉庄园等,推动我们贫困村增加村集体经济的收入,推动我们的贫困户脱贫增收。
内容时间:2018-07-0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