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贫困治理
东川镇以“幸福院”模式破解农村养老难题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6-08  编辑:王旭男

今年,门源回族自治县东川镇却藏村以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为契机,投资42万元新建216平方米集中安置幸福院1处,成为了东川镇却藏村“空巢”老人和特困群众的“幸福院”。
  该镇把“幸福院”建设作为重点农村赡养老人和特困群众的民生工程,以老年人和特困群众能住得起为办院方向,积极探索赡养农村老人和特困群众“幸福院”养老新路子,圆了农村老人和困难群众的“安居梦”。 该镇“集体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务”,统一调配房屋、统一建设基础设施、统一集中安置、统一集中管理。按照自愿入住原则,以本村年老力衰、无子女照顾、身患残疾的老人和特困群众为服务对象,通过村“两委”班子管理,由入住老人负担生活费用,东川镇为老年人和特困群众配备了床、被褥等日常生活用品,通过彼此照顾,抱团养老,就地享福,互助共养老为服务方式。保障老年人和特困户的基本生活,被当地人称为“老年人和特困户的快乐大本营”“没有围墙的敬老院”。
  却藏村通过幸福院养老模式解决了“空巢”老人无人照顾、贫困老人无钱养老、“留守”老人缺乏日常生活起居照料等现实困难,提升了老年人和特困群众的幸福生活指数,极大地缓解了社会养老的压力。

内容时间:2013-09-04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